• 白酒生产技术 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酒生产技术 第3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6 4.9折 168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冬光 等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31721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2984552

上书时间2024-05-1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肖冬光,天津科技大学,院长 教授,现任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发酵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酒精技术委员会委员,《酿酒科技》杂志编委会主任。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在燃料乙醇、活性干酵母(ADY)和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酿造工艺的研究方面有精深研究,具国际优选水平。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耐高温酿酒活性干酵母应用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酿酒工业概述 001

一、酒的起源 001

二、酒曲的起源 002

三、酒的分类 003

第二节 白酒发展史 004

一、白酒的起源 004

二、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 006

三、白酒工业展望 013

第三节 白酒的分类 016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 016

二、按糖化发酵剂分类 017

三、按白酒香型分类 018

四、其他分类法 020

第四节 世界蒸馏酒概述 020

一、白兰地 020

二、威士忌 021

三、俄得克 022

四、朗姆酒 022

五、金酒 022

六、其他蒸馏酒 023

第二章 白酒酿造微生物 024

第一节 霉菌 024

一、根霉 025

二、曲霉 027

三、毛霉 029

四、红曲霉 030

五、木霉 030

六、青霉 031

七、白酒酿造用霉菌的筛选 032

第二节 酵母菌 034

一、酿酒酵母 034

二、裂殖酵母 035

三、东方伊萨酵母 035

四、扣囊复膜酵母 036

五、汉逊酵母 036

六、毕赤酵母 037

七、假丝酵母 037

八、球拟酵母 039

九、白地霉 039

十、白酒酿造用酵母菌的筛选 040

第三节 细菌 042

一、乳酸菌 042

二、醋酸菌 043

三、己酸菌 044

四、丁酸菌 045

五、甲烷菌 045

六、丙酸菌 046

七、芽孢杆菌 047

八、白酒酿造用细菌的筛选 048

第四节 放线菌 058

一、放线菌在白酒生产中的作用 059

二、白酒酿造用放线菌的筛选 059

第三章 白酒生产原料 061

第一节 制曲原料 061

一、制曲原料的基本要求 061

二、制曲原料的种类 062

第二节 制酒原料 063

一、原料成分与酿酒的关系 063

二、谷物原料 064

三、其他原料 066

四、辅料 069

第三节 白酒生产用水 070

一、概述 070

二、白酒酿造用水 071

三、白酒降度用水 072

第四节 原辅料的准备 075

一、原辅料的选购与贮存 075

二、原辅料的输送 076

三、原辅料的除杂与粉碎 077

第四章 糖化发酵剂 079

第一节 大曲制作技术 079

一、大曲概述 079

二、大曲制作的一般工艺 081

三、典型大曲生产工艺 084

四、大曲生产新技术 090

五、大曲的质量 093

第二节 小曲制作技术 095

一、小曲概述 095

二、典型小曲生产工艺 097

第三节 纯种制曲技术 103

一、麸曲培养概述 103

二、黑曲霉麸曲生产工艺 108

三、根霉曲生产工艺 111

四、红曲酯化酶生产工艺 117

第四节 纯种酵母培养技术 118

一、概述 118

二、液态纯种扩大培养 120

三、固态发酵培养 122

第五节 纯种细菌培养技术 124

一、己酸菌 124

二、丁酸菌 129

三、丙酸菌 130

四、甲烷菌 131

五、乳酸菌 132

六、芽孢杆菌 132

第六节 酶制剂与活性干酵母 134

一、酶制剂 134

二、活性干酵母 138

第五章 白酒生产机理 141

第一节 原料浸润与蒸煮 141

一、原料浸润 141

二、原料蒸煮 142

第二节 糖化与发酵 146

一、淀粉的糖化 146

二、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等成分的酶解 148

三、酒精发酵 149

第三节 风味物质的形成 151

一、有机酸 151

二、高级醇 155

三、多元醇 157

四、酯类物质 158

五、醛酮化合物 161

六、芳香族化合物 163

七、吡嗪类化合物 165

八、硫化物 167

第四节 蒸 馏 167

一、固态酒醅的蒸馏 168

二、液态发酵醪的蒸馏 170

三、固液结合的串香蒸馏法 171

四、固态法与液态法蒸馏的差异 172

五、蒸馏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172

六、白酒蒸馏新技术 173

第五节 白酒的贮存 177

一、白酒贮存老熟机理 177

二、影响白酒老熟的主要因素 179

三、人工催陈老熟 180

第六节 白酒勾兑与调味 181

一、勾兑调味的作用与基本原理 181

二、勾兑调味用酒 183

三、勾兑调味方法 186

四、勾调人员的基本要求 187

五、计算机勾兑技术的应用 188

六、酒体设计 189

第六章 大曲酒生产技术 191

第一节 浓香型大曲酒 191

一、浓香型大曲酒概述 191

二、泸州大曲酒生产工艺 196

三、其他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简介 200

四、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的技术措施 206

第二节 清香型大曲酒 213

一、清香型大曲酒概述 213

二、清蒸二次清生产工艺 214

三、清蒸续生产工艺 222

第三节 酱香型大曲酒 224

一、工艺特点及流程 224

二、工艺操作 225

三、入窖发酵条件 226

四、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231

第四节 其他香型大曲酒简介 236

一、凤香型大曲酒 236

二、特香型大曲酒 238

三、浓酱兼香型大曲酒 240

四、老白干香型大曲酒 243

五、芝麻香型大曲酒 249

第五节 调味酒生产工艺 251

一、高己酸乙酯调味酒 251

二、高乙酸乙酯调味酒 252

三、高乳酸乙酯调味酒 253

第六节 纯种糖化发酵剂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 254

一、酶制剂和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254

二、纯种麸曲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 256

三、发展方向与展望 258

第七章 小曲酒生产技术 260

第一节 概述 260

第二节 半固态发酵工艺 261

一、米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261

二、豉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264

第三节 固态发酵工艺 267

一、传统酿造工艺 267

二、自动化酿造工艺 272

第四节 大小曲混用工艺 273

一、馥郁香白酒生产工艺 274

二、药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275

第五节 酶制剂和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278

一、酶制剂的应用 278

二、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279

第八章 麸曲白酒生产技术 281

第一节 概述 281

第二节 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282

一、清香型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282

二、其他香型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286

三、麸曲白酒生产工艺原则 288

四、酶制剂与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291

第三节 提高麸曲白酒质量的技术措施 294

一、多菌种酿造发酵优质麸曲白酒 295

二、大曲与麸曲相结合酿造优质白酒 298

三、生香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300

四、高产酯低产高级醇酿酒活性干酵母的应用 304

五、其他技术措施 305

第九章 液态发酵法与新工艺白酒生产技术 306

第一节 液态法白酒生产概述 306

第二节 液态发酵工艺 307

一、传统液态发酵工艺 307

二、新型液态发酵工艺 314

第三节 液、固结合法生产工艺 320

一、固态香醅的制备 320

二、串香法 321

三、浸蒸法 322

第四节 调香白酒生产技术 323

一、概述 323

二、基础原料 324

三、调香白酒调配实例 326

第十章 低度白酒生产技术 327

第一节 概述 327

一、低度白酒的发展 327

二、低度白酒生产的工艺路线 328

三、降度白酒浑浊的成因 329

第二节 低度白酒的除浊 331

一、冷冻过滤法 331

二、吸附法 332

三、离子交换法 336

四、硅藻土过滤法 339

五、分子筛与膜过滤法 340

六、其他除浊法 341

第三节 提高低度白酒质量的技术关键 342

一、基础酒的选择 342

二、酒体设计 343

三、香型融合 347

四、减缓低度白酒贮存过程酯类物质分解的措施 349

第十一章 白酒生产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352

第一节 黄浆水与底锅水的综合利用 352

一、黄浆水的综合利用 352

二、底锅水的利用 353

第二节 固态酒糟的综合利用 354

一、稻壳的回收与利用 354

二、香醅培养 354

三、生产丢糟酒 355

四、菌体蛋白的生产 355

五、酒糟干粉加工 355

六、其他 356

第三节 液态酒糟的综合利用 358

一、生产DDGS 358

二、废液综合利用 359

第四节 环境保护 360

一、污染物的来源与排放标准 360

二、污水处理 361

三、废气处理 366

四、废弃物处理 366

五、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366

第十二章 白酒风味与品评 368

第一节 白酒风味物质的感官特征 368

一、白酒风味特点概述 368

二、各类风味物质的感官特征 369

第二节 风味成分与酒质的关系 375

一、阈值与呈香单位 375

二、风味成分与酒质特征的关系 379

第三节 各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 385

一、浓香型白酒 385

二、清香型白酒 387

三、酱香型白酒 388

四、米香型白酒 389

五、凤香型白酒 389

六、特香型白酒 390

七、芝麻香型白酒 390

八、浓酱兼香型白酒 391

九、董香型白酒 392

十、豉香型白酒 392

十一、老白干香型白酒 393

十二、馥郁香型白酒 393

第四节 白酒的品评 394

一、白酒品评的意义和作用 394

二、人体感觉器官及其特征 397

三、酒中的呈味物质与相互作用 398

四、白酒的香与味 401

五、白酒的一般品评方法 408

六、白酒评酒的计分标准 408

七、品酒环境与评酒员素养 410

附录 白酒相关标准 412

附录一 白酒产品标准(摘要) /412

一、浓香型白酒(GB/T 10781.1—2021) /412

二、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22) /413

三、酱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 /414

四、米香型白酒(GB/T 10781.3—2006) /416

五、凤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417

六、特香型白酒(GB/T 20823—2017) /419

七、芝麻香型白酒(GB/T 10781.9—2021) /420

八、浓酱兼香型白酒(GB/T 10781.8—2021) /422

九、董香型白酒(DB52/T 550—2013) /423

十、豉香型白酒(GB/T 16289—2018) /424

十一、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426

十二、馥郁香型白酒(GB/T 10781.11—2021) /427

附录二 白酒主要风味物质嗅觉识别阈值参考值 /428

附录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57—2012) /429

附录四 白酒工业术语(GB/T 15109—2021) /430

参考文献 441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比较全面、有一定实用参考价值的白酒生产专著,内容上在第二版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更新,重点介绍了白酒酿造微生物、原料、糖化发酵剂、白酒生产机理、大曲酒生产技术、小曲酒生产技术、麸曲白酒生产技术、液态发酵法与新工艺白酒生产技术、低度白酒生产技术、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白酒风味与品评等,充分反映了我国白酒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当前实际生产技术水平。
本书适合从事白酒生产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阅读,也可供白酒科研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主编推荐
白酒生产行业经典著作,累计畅销40000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