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涡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涡流 "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63 6.3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任伍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75168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208630

上书时间2024-08-2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章 “反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1.1 何谓“反全球化”

1.2 “反全球化”的街头抗议运动

1.2.1 酝酿起始阶段

1.2.2 蓬勃发展阶段

1.2.3 调整转型阶段

1.2.4 “反全球化”转变为“逆全球化”阶段

1.3 “反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

1.3.1 何谓世界社会论坛

1.3.2 届世界社会论坛

1.3.3 第二届、第三届阿雷格里港世界社会论坛

1.3.4 第四届孟买世界社会论坛

1.3.5 第五届阿雷格里港世界社会论坛

1.3.6 第六届巴马科世界社会论坛

1.3.7 第七届内罗毕世界社会论坛

1.3.8 第八届以后的世界社会论坛

1.3.9 与世界社会论坛相伴的其他各种峰会

1.3.10 世界社会论坛的成就显而易见

1.3.11 世界社会论坛面临的挑战及其存在的问题

1.4 新媒体的“反全球化”

1.4.1 新媒体在“反全球化”运动中的广泛运用

1.4.2 “反全球化”运动的“网络战”

1.4.3 其他现代形式的“反全球化”

第2章 “反全球化”运动的成员及其特征

2.1 “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成员及其特征

2.1.1 “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成员

2.1.2 “反全球化”运动主体成员特征

2.2 “反全球化”组织

2.2.1 “反全球化”组织的多元性

2.2.2 世界上主要的“反全球化”组织

2.2.3 “反全球化”组织的“反全球化”运动面临的困境

2.3 “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

2.3.1 “反全球化”组织参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因各异

2.3.2 自愿、自助、松散的运动

2.3.3 “反全球化”组织阵营庞杂

2.3.4 “反全球化”运动区域分布特征

2.3.5 “反全球化”运动区域差距产生的原因

第3章 “反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思潮

3.1 “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全球化后果的有关论述

3.1.2 现代西方“反全球化”的有关理论基础

3.1.3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

3.1.4 吉登斯论“时-空伸延”与全球化

3.1.5 罗伯森论“世界压缩和全球意识的增强”

3.1.6 哈维论“时间-空间压缩”与全球化

3.2 “反全球化”的“学术战”

3.2.1 托夫勒驳斥全球化的五种“神话”

3.2.2 德国学者驳斥全球化的十种谎言

3.2.3 埃德·拉森认为“全球化可能是个坏词”

3.2.4 鲁格曼提出“全球化的终结”

3.2.5 詹姆斯·沃尔芬森的“四速世界理论”

3.2.6 全球化的无稽之谈

3.2.7 全球化被夸大

3.2.8 “跨国资本家阶级”论

3.2.9 萨米尔·阿明的“全球化是新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3.3 政治家的“反全球化”思想和言论

3.3.1 久加诺夫的“反全球化”思想

3.3.2 卡斯特罗的“反全球化”思想

3.3.3 马哈蒂尔的“反全球化”思想

3.3.4 查韦斯的“反全球化”思想

3.3.5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美国主导世界的批判

3.4 美国是新一轮“反全球化”的旗手

3.4.1 美国“反全球化”的理论依据

3.4.2 美国“反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思维由来已久

3.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全球化的焦虑及其“反全球化”倾向

3.4.4 美国“反全球化”的实质是遏制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4章 “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根源

4.1 社会现实根源

4.1.1 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加剧

4.1.2 全球化带来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对差距扩大

4.1.3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4.2 文化和意识形态根源

4.2.1 全球化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公民权

4.2.2 全球化导致“单边主义”恶性膨胀

4.2.3 助推文化帝国主义,危及人类文化多样性

4.2.4 全球化促进了新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

4.3 经济根源

4.3.1 全球化放大了金融风险

4.3.2 全球化导致经济危机的“蝴蝶效应”

第5章 “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质

5.1 反对全球化“扶强抑弱”的规则

5.1.1 全球化规则决定着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5.1.2 全球化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规则

5.1.3 现实全球化规则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法则”

5.1.4 规则存在形式上的平等与实际上的不平等

5.2 “反全球化”实质上是反“美国化”

5.2.1 全球化实际上成了“美国化”

5.2.2 美国主导全球化规则的制定

5.2.3 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

5.2.4 美国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和游戏规则推广到全球

5.2.5 美国以本国模式为原型推动政治和文化全球化

5.2.6 美国推行全球化战略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与其传统目标别无二致

5.2.7 “全球美国化”的战略规划内容

5.2.8 全球化成为“美国化”基础

5.2.9 21世纪美国仍然主导全球化的因素

5.3 “反全球化”的重心是反对推动全球化的国际组织

5.3.1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是富国的“代理人”

……

内容摘要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挖掘“反优选化”“逆优选化”产生的根源,考察其形成和发展,并深刻剖析“反优选化”“逆优选化”的实质,揭示其作用和影响,指出“反优选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靠前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并作为一种外部压力机制推动资本主义自我修正和一种纠错机制催化公正、合理靠前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遏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倾向。作为一种优选性运动,“反优选化”先天不足,尚很脆弱,其出路在于认清“反优选化”运动的趋势特征,确立明确、统一、切实可行的“反优选化”目标,扩大“反优选化”的力量基础,调整“反优选化”方式,展现出以公共利益为准则的“富有人情味面孔”,塑造“太空船道德”而非“救生艇道德”,复兴社会主义价值因素。而“逆优选化”作为一种思潮是暂时的、短暂的,对于暂时的“逆优选化”,必须高举优选化大旗,与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