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55 4.5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万伦来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26535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0824692

上书时间2023-09-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第2章  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2.1  矿产资源蕴藏量
2.2  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
2.3  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
第3章  生态环境系统演变的动态趋势
3.1  生态环境的内涵
3.2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3.3  淮河流域安徽段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3.4  淮河流域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第4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
4.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相关理论
4.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
4.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5章  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环境行为研究
5.1  煤炭采选企业环境行为概况
5.2  煤炭采选企业环境行为的综合评价
5.3  煤炭采选企业环境行为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6.1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差异
6.2  生态环境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6.3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7章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7.1  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7.2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7.3  安徽省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第8章  工业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8.1  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8.2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8.3  淮河流域安徽段工业化综合评价
第9章  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9.1  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9.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9.3  模型的估计及检验
9.4  工业化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
0章  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研究
lO.1  指标选取和模型确立
10.2  计量结果及分析
1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路径选择
11.1  高科技化
11.2  信息化
11.3  低碳化
11.4  其他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面对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广大矿产资源型地区亟待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万伦来等编著的《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矿产资源型地区――淮河流域,尤其是以全国14大煤炭基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安徽段两淮地区为考察对象,研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一工业化推进一生态环境演变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阐明该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动态趋势及诱因,揭示该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格局,提出了淮河流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与措施。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演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研究视角新颖、内容体系完整、分析系统深入,可供从事资源环境经济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参考,也可供政府机构从事矿产资源管理的领导干部学习借鉴,是相关专业研究生、MBA、MPA教学培训的学习材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