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5 7.0折 42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爱中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4438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0772303

上书时间2023-07-3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汉语新诗:从语言到话语
上编
章 汉语新诗的语言表述空间
节 从意会到实证
第二节 从片段到整体
第三节 从定则到自由
第二章 现代实证思维对汉语新诗语言的影响
节 现代实证思维:现代汉语的思维力量
第二节 散文语言:汉语新诗语言的内在架构
第三节 回归的可能:言说他者的宿命
第三章 翻译与汉语新诗命名
节 他山之石:翻译的意义
第二节 迷失先兆:借鉴的危机
第三节 被取代的诗篇:非本体的叙述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认同意识与汉语新诗
节 历史的伏笔:主动放弃的主体性建构
第二节 “我应该是谁”还是“我是谁”:分裂的诗学认同
第三节 可能性的选择:文体的迷津
第五章 现代视野下的古典面影――重述汉语新诗格律建设的困境
节 破坏:解构的可能
第二节 重构:古典的焦虑
第三节 源头:语言习得方式的改变
下编
第六章 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
节 多声部的诗学:“《尝试集》群落”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守旧的中间态:白话诗与《尝试集》
第三节 域外与传统:《尝试集》的文本虚像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格律与自由的恰切糅合――试论新月诗歌的语言表述
节 语言言说:迷途后的归乡
第二节 琴瑟和谐:格律与自由糅合下的规律化诗学
第三节 承上启下:新月诗歌的语言价值估衡
第八章 迷失的风景――1949-1979年汉语新诗综论
节 体制化:创作机制的更迭
第二节 消费模式的重塑
第三节 表述结构的重组
第四节 结语
第九章 朦胧诗一个需要继续重述的诗学概念
节 表述他者的媒介:“崛起”论视野中的朦胧诗
第二节 懂与不懂:一个不具学理性的命名
第三节 泛泛而言:朦胧诗的时间问题
第四节 矛盾的文本:朦胧诗的诗学结构
第十章 激情泛化的诗:论第三代诗歌的青春化写作
节 宣泄的青春
第二节 行为的诗歌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一章 重塑汉语新诗的语言镜像――论杨炼的诗歌
节 诗语重塑:汉语新诗语言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多声部诗学结构的呈现
第三节 被遗忘的诗学符号
第十二章 回不去时回到故乡――论杨炼的空间诗学
节 智力的空间
第二节 汉字字符的魅力
第三节 旁观者的诗学
第十三章 静默地谛视世界――论张曙光的诗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这一个”的诗学体验
第三节 疑问和反思的哲学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稿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的研究。在系统梳理、综述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现象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基本线索探讨不同历史阶段的汉语新诗语言形态的生成机制和征象,从诗人心理、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变迁等不同层面来规范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的形成动因。从古典情结和语言习得的角度重述20世纪汉语新诗格律探讨的困境。从现代实证思维的视角出发,探讨从汉语诗歌媒介从文言文过渡到现代汉语后,诗歌语言形态发生变迁的内在思维模式,从而为20世纪汉语新诗的文体形成寻找思维上的合法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