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4.31 5.0折 12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710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1889304

上书时间2023-06-1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二

中文摘要

Abstract

章绪论

1汉语动趋式研究现状

2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3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4本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5本书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动趋式致使性的认知语义基础

节动趋式源于驱动一路径图式

1驱动一路径图式的建立

2驱动一路径图式的认知经验基础

3驱动一路径图式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4驱动一路径图式的隐喻扩展

5小结

第二节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与条件

l原型驱动一路径图式表达致移情景

2致移复合事件到动趋式的投射过程

3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

5小结

第三章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框架

节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连续统

1客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2主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3动趋式致使性的强弱程度及其制约因素

4小结

第二节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与虚化研究思路

1简单趋向补语的标量类型

2简单趋向补语的向量类型

3语义演变、认知域与句法验证

4语义泛化、虚化研究思路

5动趋结构产生的判断依据

6小结

第四章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上)

节动趋式“V+到”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到”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到”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动趋式“V+上”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上”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上”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动趋式“V+来”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来”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来”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动趋式“V+进”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进”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进”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动趋式“V+回”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回”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回”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章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下)

节动趋式“V+过”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过”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过”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动趋式“V+下”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下”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下”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动趋式“V+出”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出”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出”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动趋式“v+去”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去”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去”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动趋式“V+起”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起”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起”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六节动趋式“v+开”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开”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开”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六章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节简单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动趋式“V+上”与“V+下

2动趋式“V+起”与“V+上/下/开

3动趋式“V+进”与“V+出

4动趋式“V+来”与“V+去

5小结

第二节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上)

1动趋式“V+上来”与“V+上去

2动趋式“V+进来”与“V+进去

3动趋式“V+回来”与“V+回去

4动趋式“V+过来”与“V+过去

5小结

第三节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下)

1动趋式“V+下来”与“V+下去

2动趋式“V+出来”与“V+出去

3动趋式“V+起来”与“V+起去

4动趋式“V+开来”与“V+开去

5小结

第四节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空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2时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3状态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4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的使用频率

5小结

第七章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及其小类研究

节趋向补语的方向性

1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

2趋向补语的时间方向

3趋向补语的状态方向

4小结

第二节动词方向性特征的提取

1动词的方向性特征

2框架语义学的借鉴

3动词方向性特征的呈现

4小结

第三节动词的空间方向特征及小类

1上向动词和下向动词

2接近向动词和离开向动词

3经过向动词

4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

5聚拢向动词和延展向动词

6依附向动词和分离向动词

7泛方向位移动词

8无空间向动词

9小结

第四节动词/形容词的状态方向特征及小类

1领属变化动词

2比较变化动词

3产生义动词和消失义动词

4显现义动词和隐藏义动词

5确定义动词

6正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和负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

7价值变化动词

8上向性质形容词和下向性质形容词

9小结

第八章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表达功用分析

节“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表达功用

1引言

2“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致使性语义基础

3“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义类别

4“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料统计及功用分析

5“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历时考察

6小结

第二节“v来v去”构式的反复性特征

l引言

2“V来V去”构式的认知根源

3“V来V去”构式的认知域和语义类型

4“V来V去”构式的语篇依附性连续统

5“V来V去”构式的历时演变

6“V来V去”构式与“V过来V过去”构式的比较

7小结

第三节“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表达功用

1“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语义背景

2“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变体

3“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转折特征与语境类型

4“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产生

5小结

第九章结语

1本书的创新点

2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3本书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汉语动趋式研究述评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