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4.89 6.9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9805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1851300

上书时间2023-06-06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军,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亚洲开发银行社会保险项目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等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中华民族传统国家福利制度”;出版《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等著作,主编或参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版)》《社会保障学教程》等教材,在《社会保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保障》《探索》《经济问题探索》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目录
导论
章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概念
节福利需求的概念
第二节福利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社会福利的概念
第四节社会保障的概念
第五节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内涵和特征
第二章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节中国传统福利文化下的“家庭-宗族”福利制度(1949年之前)
第二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国家-单位”福利制度(1949-1984年)
第三节“‘效率优先’发展价值观”福利文化下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1984-2007年)
第四节“‘公平优先发展’的价值观”福利文化下的“多元主义”福利(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2007年至今)
第三章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节福利观念落后,观念亟需更新
第二节社会福利供给不足,福利水平偏低
第三节福利供给结构失衡,显失社会公平
第四节福利内容重经济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供给不足
第五节政府福利责任定位摇摆不定,社会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第六节家庭作用凸显,社会和市场福利有限
第七节为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突出,预防性社会福利建设不足
第八节福利需求表达机制不完善,自下而上渠道还不通畅
第四章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节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中国近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中国现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节西方社会福利理论
第五节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的研究
第五章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目标选择
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目标转变的必要性
第二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目标转变的可行性
第三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定位
第六章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模式选择
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模式架构
第七章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战略选择和相关对策
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基于 “广义福利”概念,以福利文化与福利制度互动为基础,回顾了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新框架,从“福利需求”和“福利文化”视角出发,针对我国现行福利制度存在的福利观念落后、水平偏低、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显失公平、内容重经济轻服务、责任定位不清,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社会和市场福利有限、预防性福利建设不足和福利需求表达自下而上渠道不畅等八大问题,分析了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结合西方现代社会福利理论与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的研究,阐述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目标选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基础已经具备,构建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四维目标定位,以及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提出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相关的对策建议。本书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是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构建相结合的研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