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18.85 4.5折 42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胜祥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652973

上书时间2023-05-1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胜祥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1108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4页
  • 字数 25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内容简介】
《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继承了马歇尔关于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动机的传统界定,以“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为研究对象,选取“农民分化”这一研究视角,通过系统考察转型期基于农民分化而引起的土地意识的差异性,透析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特性与规律,借此分析其与农村土地正式制度互动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对新一轮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突破了通常“从制度到制度”式的农地制度研究路径。从社会制度意识的层面探索农地制度变迁与改革的路径。既是一部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史的著作,也是一部从土地意识的视角研究小农意识和小农经济理论的著作,更是一部尚未多见的、立足于行为经济学范式研究中国农民的学术前沿著作。
【作者简介】
陈胜祥,江西省鄱阳县人,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1991年6月于江西省波阳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先后在农村小学和初级中学任教十余载。其间,通过在职进修获大专学历、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本科学历,2002年考取研究生,200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缘由
一、国内现实与理论背景
二、国际国内经济理论的发展背景
三、个人生活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一、农民土地意识研究的阶段性变化
二、农民土地意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有关农民土地意识差异的研究
四、文献简评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研究內容及其逻辑框架
第五节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社会转型、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嬗变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概念界定:社会转型、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
二、什么是农民分化
三、什么是土地意识
第二节各派小农经济理论对农民土地意识的刻画
一、恰亚诺夫的自给小农学派
二、马克思的宗法小农学派
三、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学派
四、黄宗智的“内卷化”或“过密化”小农学说
五、徐勇等人的社会化小农学说
六、温锐的“动态小农”学说
第三节社会转型、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的理论关联
一、社会转型与农民分化: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
二、转型期农民分化与士地意识嬗变的内在关联
第四节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的测度理论与方法
一、可资借鉴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测度方法
二、国内有关农民分化的理论与测度方法
三、心理学的态度测量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转型前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同构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传统社会农民的分化及其土地意识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地权变化与农民分化
二、传统社会农民的土地意识
第二节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分化及其土地意识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分化:中农化趋势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土地产权意识裂变
三、农民土地产权意识裂变助推了集体化
第三节集体化时期农民的同质化与土地意识的扭曲性同构
一、集体化运动与农民经济、职业的同质化
二、集体化时期农民土地意识的扭曲性同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转型期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研究设计
一、抽样方法
二、变量及其测量
三、资料收集与统计方法
第二节农民分化现状
一、农民职业分化
二、农民经济分化
三、农民社会地位分化
第三节农民土地意识差异
一、土地情结变化
二、农民土地所有权意识
三、其他土地权利意识
四、土地保护意识差异
第四节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差异的关联分析,
一、农民分化与土地情结差异的关联分析
二、农民分化与土地所有权意识差异
三、农民分化与其他土地权利意识差异的关联分析
四、农民分化与土地保护意识差异的关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转型期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土地意识的伦理维度一一农地产权正义观念
一、已有研究对产权正义的理解误区
二、产权正义:一个多维的概念框架
三、农地产权正义观念:农民视野中的农地产权制度正义
第二节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一、农民土地产权正义观念的测度方法+
二、农民土地产权正义观念的测度结果
第三节农民分化与农地产权正义观念差异的关联分析
一、统计分析
二、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研究总结
一、土地情结:由传统“一元”向现代“多元”演变
二、所有权意识:获取象征意义的认知建构过程
三、其他产权意识、农地保护意识及伦理评价:遵循理性
实用主义原则下的自主选择与评价过程
第二节核心观点及其理论意义
第三节政策含义
一、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二、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模式之争
三、本书的研究对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附录一:农民分化与土地意识调研问卷
附录二:入村入户访问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