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治理之道:方法探索·案例解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垃圾治理之道:方法探索·案例解析

23.9 3.5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孟清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佰宝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孟清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2
  • 版次 1
  • ISBN 978712240052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1页
  • 字数 158千字
【内容简介】
《垃圾治理之道:方法探索·案例解析》一书概括了垃圾治理的研究内容,回答了垃圾治理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等问题。
  本书总结了垃圾治理的定义、特征、原则、制度、体系、规律和基本任务,指出垃圾治理要尊重人理、物理、事理和世理,建立正确的垃圾治理世人物事关系,做到“治理主体协商协调、共治共享”“事因人物而设,体系因事而成”和“体系简单高效、有序和谐”,实现垃圾妥善治理。
  本书首次专门探讨垃圾治理体系、垃圾处理体系、垃圾治理动力学、垃圾治理方法论、源头需求侧管理和垃圾治理需要重视的突出问题。同时,应用垃圾治理知识解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和数字技术在垃圾治理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垃圾治理等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熊孟清,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教授,工学博士,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二级调研员,主要从事垃圾管理工作,并致力于构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和垃圾治理体系。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挂任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副市长,协管环保、农村、旅游等工作。

熊孟清博士是一位涉猎较广、颇有建树的专家型管理人才,尤其在城乡垃圾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验。参与了广州市第 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分厂)、普宁市多个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村的建设,起草了广州市政府《关于落实
【目录】
第1 章 垃圾治理总论 1

1.1 垃圾治理是什么 1

1.1.1 垃圾治理的定义 1

1.1.2 垃圾治理的世人物事及其理 2

1.1.3 垃圾治理逆生产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 6

1.1.4 垃圾治理的基本特征 7

1.1.5 垃圾治理原则10

1.1.6 垃圾处理、管理、治理的区别12

1.2 垃圾治理的基本任务 14

1.2.1 完善源头需求侧管理14

1.2.2 建立协调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16

1.2.3 建立均衡的垃圾治理供求关系17

1.2.4 兼顾效率与公平19

1.3 垃圾治理的基本要求 20

1.4 垃圾治理的五种意识 22

1.5 垃圾治理的动力学 25

1.5.1 垃圾治理的动力 25

1.5.2 垃圾治理动力的内在逻辑 26

1.6 垃圾治理的设计流程27

1.7 【案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特殊性分析29

1.7.1 农村垃圾治理存在要素资源短缺问题 30

1.7.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指引的制定 30

1.7.3 乡村治理的特殊性 33

第2 章 垃圾治理体系 41

2.1 垃圾治理体系的组成 41

2.1.1 共治体系 41

2.1.2 产业体系 43

2.1.3 法制体系 45

2.2 垃圾处理体系 46

2.2.1 垃圾处理的供不应求困境 46

2.2.2 垃圾处理体系是“减”“疏”“堵”三合一的综合体 48

2.2.3 垃圾处理体系是一个有机体 50

2.3 垃圾治理的政府与社会分工52

2.3.1 政府与社会相关方之间的关系 52

2.3.2 垃圾治理(处理)的组织形式 53

2.3.3 政府与社会分工 54

2.3.4 集体选择 57

2.4 垃圾治理的行政管理制度 58

2.5 垃圾治理的经济制度 60

2.5.1 财政专项资金制度 60

2.5.2 生态补偿制度 61

2.5.3 生态赔偿制度 61

2.5.4 垃圾排放费征收制度 61

2.5.5 垃圾处理费支付制度 62

2.5.6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63

2.6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63

2.6.1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的主要方面 64

2.6.2 推进垃圾处理作业一体化 64

2.6.3 推进区域协同和一体化 65

2.6.4 推进体制协同和一体化 66

2.6.5 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动力分析 66

2.7 源头需求侧分析 67

2.7.1 源头需求侧是利益矛盾体 67

2.7.2 源头需求侧的不合作占优博弈 69

2.7.3 垃圾治理的供求不确定性 69

2.7.4 提高源头需求侧的自治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0

2.8 【案例】数字技术在垃圾治理体系中的应用 71

2.8.1 互联网平台的应用71

2.8.2 区块链技术 73

2.9 【案例】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综述 75

2.9.1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内在逻辑 75

2.9.2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与工艺技术 76

2.9.3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处理单价 78

第3 章 《固废法》解读 82

3.1 《固废法》的演变 82

3.1.1 二次修订三次修正 82

3.1.2 从管理到处理再上升到治理 83

3.1.3 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于固体废物妥善处理和妥善治理 83

3.2 第二次修订的主要修改 84

3.2.1 条款大幅增加 84

3.2.2 规定大幅增多或修改 85

3.3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90

3.3.1 坚持原则 90

3.3.2 用好制度 91

3.3.3 依法而为 92

3.3.4 协商共治 94

3.3.5 生活垃圾治理需要加强的方面 95

第4 章 垃圾治理规划 99

4.1 规划定义与规划对象 99

4.1.1 规划定义 99

4.1.2 规划对象100

4.2 规划方案 101

4.3 【案例】垃圾治理五年规划节选 103

4.3.1 发展目标103

4.3.2 发展任务104

4.3.3 保障措施 110

第5 章 垃圾治理之道 113

5.1 垃圾治理的善人之道 113

5.1.1 如何实现垃圾治理的善人之道 113

5.1.2 垃圾治理探究思考的重点方面 114

5.2 垃圾治理的方法论 118

5.2.1 坚持群众路线 118

5.2.2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及其融合 118

5.2.3 坚持对立议题的统一 119

5.2.4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119

5.3 垃圾治理的分析工具 119

5.3.1 态势分析法120

5.3.2 层次分析法 121

5.4 垃圾治理的突出问题分析 122

5.4.1 市场问题 122

5.4.2 社会问题 124

5.4.3 政府问题 126

5.4.4 防止问题效应 128

5.5 【案例】让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有理有据 129

5.5.1 源头生活垃圾分类的本质 129

5.5.2 推行分类为什么难 130

5.5.3 源头垃圾分类的世人物事 132

5.5.4 源头垃圾分类的推广曲线 133

5.5.5 源头垃圾分类的便宜行事 134

5.5.6 源头垃圾分类的考核指标 137

参考文献 139

后记 14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