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

书内干净无字迹

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编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4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编
  •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1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141521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内容简介】
  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的重点学科之一。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支撑,政研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末即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气候变化谈判、政策研究和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持队伍,这支队伍是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的核心技术支持力量。自2000年起政研中心即派出骨干参加中国代表团,代表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部)直接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京都议定书》第5、第7、第8条等相关议题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特别是,在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领域,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创性地诠释了“协同控制”一词的科学内涵,开发了“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规划模型”(MAP模型),以重点行业、典型城市、重要政策、重大工程等为案例开展了大量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将协同控制纳入相关政策法规,如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纳入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内容。同时,通过实施中欧清洁发展机制促进项目,开展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关键政策研究,并为国内多家机构申请指定经营实体(DOE)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有四家机构成功获得DOE资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关键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荣获201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在管理服务方面,跟踪气候变化领域国内外动态,根据需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重大问题研究,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重要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技术牵头编制了国内一个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规范,即《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于2017年发布。此外,政研中心气候变化团队人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政府评审。
  一直以来,政研中心的气候变化学科建设主要围绕国际气候治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低碳发展与碳市场等领域展开,气候变化学科也逐步扩展为能源环境气候学科。自1990年至今,政研中心研究人员出版了《中国CDM与可持续发展》《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及案例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监管》《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城市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的战略研究》《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等10余部相关著作。在各类期刊报纸上共发表气候变化领域学术文章100余篇,许多文章特别是协同效应与协同控制领域的文章被广为引用。
  《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研究》分4个篇章共收录了33篇代表性文章,其中国际气候治理9篇、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6篇、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11篇,低碳发展与碳市场机制7篇。
【作者简介】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宏观决策和管理支持机构,主要开展环境战略、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规章、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国际环境问题与政策等全局性、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参与生态环境部重要文件和材料的起草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
【目录】
第一篇 国际气候治理
对中国减排二氧化碳对案研究
中国与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艰难通过无约束力协议:各方反应、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
后德班时代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
从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变化
《巴黎协定》铸就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里约三公约交叉议题谈判进展及履约对策研究

第二篇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极端气候事件使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西南地区大旱的启示
关注湿地水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宁夏银川阅海湿地案例研究
中国粮食单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评价
中澳适应气候变化比较研究
应对气候挑战,加快适应气候变化主流化进程
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性与途径探讨

第三篇 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协同效应对中国气候变化的政策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
温室气体减排监管政策的国际经验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湘潭市“十一五”总量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评价研究
协同控制:回顾与展望
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协同政策初探
减缓气候变化的协同效益研究
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建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
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协同性研究
……

第四篇 低碳发展与碳市场机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