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十五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十五讲

25 5.0折 50 全新

仅1件

甘肃天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治纲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1-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洪治纲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66010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十五讲》一书广泛吸收了中外学者的新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资料信息,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补充。
【作者简介】
  洪治纲,男,1965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东至县。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近300万字。出版有《守望先锋》《余华评传》《无边的迁徙》《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主体性的弥散》《心灵的见证》《邀约与重构》等个人专著十余部,以及《国学大师经典文存》《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等个人编著二十余部。
  曾获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当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目录】
第一讲 什么是文学思潮 
 一 文学思潮的概念 
 二 文学思潮的特点 
 三 文学思潮的相关问题 
第二讲 一元化的革命现实主义义学思潮 
 一 背景:第一次文代会 
 二 自上而下,以“破”求“立” 
 三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的建构 
 四 意义与局限 
第三讲 “反右”运动与“左”倾化文学思潮 
 一 背景:“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 文艺界的“反右”运动 
 三 新民歌运动与文艺创作的“左”倾化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四讲 “朦胧诗”群与启蒙主义思潮 
 一 背景:“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 
 二 “朦胧诗”的争论与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凸显 
 三 “朦胧诗”群的启蒙主义思潮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五讲 “丈学卡体性”与启蒙主义思潮的深化 
 一 背景:“人”的觉醒与聚焦 
 二 “文学主体性”的提出及其论争过程 
 三 “文学主体性”的启蒙主义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八讲 文化寻根与现代主义思潮 
 一 背景:西方现代思潮的涌入 
 二 寻根文学的现代之旅 
 三 寻根文学的现代主义思潮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七讲 文体革命与先锋文学思潮 
 一 背景:西方现代主义的引鉴 
 二 先锋文学思潮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 先锋文学思潮的审美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八讲 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上义思潮 
 一 背景:个体意识的觉醒 
 二 新历史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三 新历史主义思潮的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九讲 “新写实”小说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 
 一 背景:宏大理想的衰微 
 二 重返生活现场的“新写实”小说 
 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讲 反抗精神侏儒化的人文上义思潮 
 一 背景:知识精英的思想退化 
 二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过程 
 三 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内在诉求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一讲 聚焦式写作与新现实丰义思潮 
 一 背景: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 新现实主义思潮的三个阶段 
 三 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质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二讲 性别体验与女性主义写作思潮 
 一 背景:性别意识的觉醒 
 二 女性主义写作思潮的三个阶段 
 三 女性主义写作思潮的主要特点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三讲 “个人化写作”与自由主义思潮 
 一 背景:多元价值观念的蔓延 
 二 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两个阶段 
 三 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四讲 80后写作与青年“亚文化”思潮 
 一 背景:社会结构的内在转型 
 二 代际冲突与青年“亚文化”文学思潮的突显 
 三 青年“亚文化”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 
 四 意义与局限 
第十五讲 网络文学与类型化写作思潮 
 一 背景: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 
 二 类型化写作思潮的发展过程 
 三 类型化写作思潮的主要特征 
 四 意义与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