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讼法立法建议系列(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 诉讼法立法建议系列(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诉讼法立法建议系列(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6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崇义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3-3

上书时间2024-06-28

瑶瑶书阁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樊崇义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1
  • ISBN 9787811098617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5页
  • 字数 7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诉讼法立法建议系列(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为国家社科基金2005年度项目“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批准号为05BFX042)的结项成果。
  《诉讼法立法建议系列(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在项目主持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樊崇义教授的带领下,组成了师生结合、理论研究部门与实务部门相结合的研究团队,经过充分的资料准备、细致的调研、缜密的研讨、认真的写作过程,相继完成若干中期成果后,终于完成了最后成果《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一书。该书是从比较深的理论层次,以及观念形态的认识层次解决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者以“制度改革,理论先行”的思路,把“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重点定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性思考”。
【目录】
前言: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
一、从以斗争哲学为指导转向以和谐哲学为指导
二、从国家本位转向国家、社会与个人本位并重
三、从一元化价值观转向多元化价值观
四、从权力治人转向权利保障
五、从有罪推定转向无罪推定
六、从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
七、从客观真实转向法律真实
八、从重实体轻程序转向两者并重,最终转向程序本位
九、从高压从重转向宽严相济
十、从国内优位转向国际优位

第一章和谐社会理念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一、和谐社会理念
二、和谐社会司法理念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

第二章宽严相济与刑事诉讼
一、宽严相济是我国的法律传统和我党与国家的一贯政策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贯彻与实施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控辩平等
一、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说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研究状况
三、控辩平衡的理念

第四章有效辩护与辩护制度
一、有效辩护理念
二、有关辩护的国际准则
三、刑事辩护的困境
四、辩护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证据裁判原则与证据制度
一、证据裁判原则概述
二、证据裁判原则审视下的证据与证据信息
三、证据裁判原则与证据规则
四、证据裁判原则与证明标准
五、证据裁判原则与物证本位

第六章科技发展与证据制度
一、科技的含义与发展
二、科技证据概述
三、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四、科技发展与证据规则
五、我国科技证据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人权保障与刑事强制措施
一、人权保障原则
二、人权保障原则在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体现
三、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不足
四、对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建议

第八章程序性违法与程序性制裁
一、什么是程序性违法
二、出现了程序性违法怎么办
三、程序性裁判理论的发展轨迹
四、程序性违法、程序性裁判、程序性制裁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刑民诉讼比较与附带民事诉讼改革
一、附带民事诉讼之价值分析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在冲突
三、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立法缺陷
四、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改革设想

第十章侦查模式的演进与侦查程序
一、侦查模式之演进:从纠问模式走向现代模式
二、侦查程序的适度公开:防止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的必要机制
三、正当程序与侦查讯问程序改革
四、诉讼制约的强化:以自侦案件的改革为范例

第十一章起诉便宜主义与起诉裁量权
第十二章庭审模式演进与刑事审判方式
第十三章直接言词原则与出庭作证
第十四章无罪推定与刑事判决
第十五章程序正当与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
第十六章诉讼救济原则与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七章慎刑思想与死刑复核制度的构建
第十八章司法文明与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经济全球化与刑事司法的国际合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