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王遇墓志》

388 九五品

库存10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

传拓年代不详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55 × 45 cm

数量1册

上书时间2021-04-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书法丛刊发表过的精品 《王遇墓志》王遇事迹见《魏书·阉官传·王遇传》(以下简称《王遇传》)与《北史·恩幸传》,而以前者较详。“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已来,恒为渠长。”志文称“公其先周灵之苗,子晋之胤。氏族之起,始于伊南。远祖逃秦垄右,避沴西戎,改姓钳耳,仍居羌氏。”学界一般认为王遇是羌人,假若其祖上是因避沴西戎而居羌的汉人,则不大可能世代为渠长成为当地羌人首领且成为“羌中强族”,周室后人之说更无从考证。《魏书》记载王遇姓氏时着意写到“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自云”二字作者魏收当有所指,且明确说其为“冯翊李润镇羌也”。《魏书》与王遇墓志记载其改姓王氏的时间在世宗朝,墓志甚至明确为“正始之初,被诏还姓,禋复王门”,然而早于该墓志十六年的太和十二年(488)《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以下简称《晖福寺碑》)正文中就已出现“宕昌公王庆时”,碑阴记载王遇父兄等姓名皆记为王某某,这一年代上的冲突至今尚无人深究。《晖福寺碑》碑阳记“太和十二年岁在戊辰七月己卯朔一日建”,文字位置在碑左端末行,此为立碑时间当无疑问。细查碑体实物发现“宕昌公王庆时”六字中,“王”字前空一格,空格处明显下凹,“王”字的笔画也明显比其他文字刻得更深,且此“王”字的书法风格也与碑文其他文字完全不同,其他文字的横笔皆于右端上挑,而此“王”字三横笔皆规矩平直(图1),据此可以判断碑文“王庆时”是由原碑文“钳耳庆时”改刻而成的,即把“钳耳”二字铲去,保留一个空格后补刻“王”字。碑阴文字也与碑阳文字明显不同,书写与雕刻皆十分草率,应是改���王氏后补刻的。《魏书》记载王遇改姓氏在世宗时,《王遇墓志》记载为“正始之初”,该墓志立于正始元年(504),改姓氏当发生在这一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