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

8 2.7折 29.9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杰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7

上书时间2024-04-22

念旧图书铺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宏杰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201080949
  • 定价 29.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全新增订版)》:迄今口碑最好的经典明史读物!
  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权术人生;
  一层一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
  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
  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
  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
  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翻开本书,您将清清楚楚看到这些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读完本书,您对人性的本质、权力的奥秘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会有更深更透地了解!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一九七二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历史作家。
  从人性角度切入历史、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是其写作特点。
  成名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后因口碑而风行,被誉为新一代历史类必读经典。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等。

【目录】

全新增订版序言 莫 言:为什么张宏杰写的历史好看?
2006年初版序言 章诒和:令我兴奋的历史人物另类传记
丁 东:读懂古人的无奈、智慧与权谋
第一章 生逢乱世:饥饿儿童朱重八 
最草率的出生
饥饿儿童朱重八
为什么越穷越生
中国人的生育激情
饥荒之国
吸血的官员们
中国文化的贫困基因
朱元璋的精神基础
农民式思维
农民式节俭
第二章 流氓生涯:开国帝王的必经之路 
青春期的意外打击
出家是为了吃饭
十六岁离家远行
三年江湖路
从一介顺民到狡猾野兽
第三章 崭露头角:一念之差走上了造反路 
被两块木片决定的人生
从和尚到亲兵
从士兵到军官
以退为进,独立发展
厚黑手段与精明头脑
实权与虚名
借刀杀人,建立权威
第四章 割据一方:朱元璋成功的三大法宝 
异常顺利的帝王之路
元末明初第一影帝
惠民减负措施
攻心为上
收买文化名人
出众的决断
第五章 问鼎天下:战场练就顶级男子汉 
张士诚还是陈友谅
最后一个劲敌
自学成才的军事家
水沉小明王
北伐中原
朱元璋为什么屠杀功臣
第六章 巩固政权:打造农民乌托邦 /
四十岁登基
咱农民自己的皇帝
农民的四大理想
亡国的两个诱因
变相土改,打击地主
低薪制下的大明官员
人类史上最大的移民行动
权力决定一切
解决百姓穿衣吃饭的问题
朱元璋的乌托邦探索
集体主义“大同梦”
第七章 建立制度:明朝百姓有了“户口本”
“毒蜘蛛”朱元璋
最严厉的户口制度
玄武湖的秘密
里甲制度:“二流子”们的紧箍咒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不许官员下乡
“一个字也不许改”的《明皇祖训》
朱元璋的幸福观
第八章 管天管地:从穿衣戴帽到妇女发型
奇书《太平礼制》
第一道思想防线
禁止奇装异服
不许随地吐痰
管理妇女发型
为什么要管穿衣戴帽
第九章 化民成俗:流氓是如何教育百姓的 
无所不在的皇权
朱元璋最担心的事
洪武朝的流动宣传员
新戏《琵琶记》
一封奇特的公开信
大明帝国的教育体系
朱校长的可怕校规
“一刀切”必然“一风吹”
第十章 不许造反:从删《孟子》到给元朝皇帝磕头 / 155
孟子惹恼朱元璋
删减《孟子》,防止毒素流传
对元朝皇帝的特殊感情
构建“朱氏天命论”
创造“朱氏恩德论”
我造反有理,你造反有罪
刘伯温的悲惨下场
第十一章 任意摧残:对知识分子的软硬两种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
大明第一文学家
洪武朝的敏感词
外国文字狱
随心所欲杀文人
第十二章 反腐风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 177
贪六十两剥皮实草
低薪制是根本原因
《大诰》
发动群众抓贪官
“激进主义”的“幼稚病”
史上最大的惩贪浪潮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越反越腐的反腐怪圈
第十三章 死亡名单:疯狂屠杀功臣的始末与细节
开国六公二十八侯
免死金牌
厚待功臣的背后考虑
对文官的凶残与对武将的温柔
宰相胡惟庸“被谋反”
撤销大都督府:军事体制重大改革
只有亲生儿子信得过
大屠杀计划:为太子保驾护航
儿子长大,时机成熟
第一功臣李善长之死
白发人送黑发人
“死亡名单”:蓝玉、冯胜、傅友德……
蓝玉冤案
大屠杀的文化背景
第十四章 衣锦还乡:对凤阳乡亲的特殊照顾
一个重大消息,两个特殊人物
父母坟前
当年仇人刘德
穷乡僻壤差点成为首都
朱元璋的报恩方式
大明帝国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南京皇宫宴请凤阳老乡
皇子教育基地:凤阳
朱元璋对家乡的特殊政策
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十五章 朱元璋之死:最后一道可怕的命令
强人离世
最后一道可怕的命令
朱元璋的女人们
殉葬制度的终结
大明:退化的朝代
尾声 从“黄册库”看明代“祖制”的命运
绞尽脑汁的黄册制度
祖制的空壳
全县都是百岁老人
黄册的最终命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