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万千教育·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第二版)

10 2.1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盛群力 译;[美]杰姬· 阿克里· 沃尔什(Jackie Acree Walsh) 贝丝·丹克特·萨特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D4-2

上书时间2024-06-27

中华书海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盛群力 译;[美]杰姬· 阿克里· 沃尔什(Jackie Acree Walsh) 贝丝·丹克特·萨特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841790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140千字
【内容简介】
在《优质提问教学法》*版出版10年后,两位作者依据10年间新出现的重要观点以及与教师合作研究的经历,于第二版中再现提问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教师准备问题、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到所有学生参与思考与回应,再到教师与同事合作打磨提问实践,系统呈现优质提问教学法。
  除了有与*版同样实用的提问步骤外,贯穿全书的“师生协同”“思考与讨论”以及每章末尾的“复习与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同事合作开展优质提问,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扫描全书各处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优质提问的小视频。该书有助于教师学会运用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工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杰姬·阿克里·沃尔什(Jackie Acree Walsh)

  独立的教育顾问,与美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合作,加强课堂、学校和地区的教学、学习和领导。她在杜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硕士学位,在阿拉巴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的主要研究焦点是优质提问,寻求让研究和最佳实践为广大教学实践工作者所接受。杰姬的电子邮箱是walshja@aol.com。

 

贝丝·丹克特·萨特斯(Beth Dankert Sattes)

  主要向成人学习者授课,指导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个人或团队开展学习。她在范德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皮博迪大学(现属于范德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她的主要关注点是促进教师反思如何以最好的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实践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贝丝的电子邮箱是beth@enthusedlearning.com。

 

  杰姬与贝丝合著了五本书:《优质提问教学法》(第一版)(Corwin,2005)、《课堂讨论中的提问》(ASCD,2015)、《通过优质提问促进思考》(Corwin,2011)、《通过优质提问提高领导力》(Corwin,2010)和《在学校内部做出改进:创建高绩效的学习社区》(Row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2000)。

 

译者简介

  盛群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旨趣和专长为教学理论与设计。主持/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理论与设计》,代表性著作有《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10;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和《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持翻译《首要教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应用学习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和《综合学习设计》(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等,发表撰/译文100余篇,出版教学设计著作和译著30余部,曾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2001)和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5)。盛群力的联系邮箱是qlsheng57@126.com。
【目录】
导言 更新的源泉

 

第一章 建立模型:什么是优质提问?

优质提问的核心实践

角色与责任的转变

潜在的影响因素

复习与思考

 

第二章 准备问题:优质问题的特征是什么?

优质问题能把学生与内容联系起来

优质问题是有目的的

优质问题能使学生达到多样而合适的认知水平

优质问题是清晰而简洁的

提出优质问题不能靠运气

复习与思考

 

第三章 提出问题:教师如何让所有学生参与思考与回应?

课堂文化影响学生的参与

轮流回应结构帮助并促进学生的参与

提出问题

提供思考答案的时间:思考时间1

指定回答者

复习与思考

 

第四章 促进思考: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联系?

回答问题时采用“无退出选择”策略

思考时间2:“神奇”的停顿?

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倾听与开放式回应拓展思维

帮助学生建立联系的提示与线索

提示可以帮助深化思考与理解

复习与思考

 

第五章 处理回应:教师如何使用反馈深化学生的思考与学习?

有效反馈的互动性与双维度

学生的回应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反馈

教师的反馈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做好平衡

反馈可能会终止讨论

培养学生提问与产生反馈的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真实的讨论

让三分之二沉默的学生参与学习与思考

复习与思考

 

第六章 打磨实践:如何推进对课堂提问的反思与对话?

合作计划与反思:问题设计研讨会

互相观察:打开反思之门

促进学生反思:课堂转型的源泉

设定个人目标:实践中的意向性

依托你的优势

结语

 

附录 促进学生参与思考与回应的回应结构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