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 新脾胃论(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脾胃论(第2版)

正版新书未折封/实物拍摄,书角稍有磕碰

86 5.1折 168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株洲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道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3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道坤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64115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2页
  • 字数 924千字
【内容简介】
《脾胃论》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金元大家李杲的名著,功在千古。但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后学又在李氏的基础上,颇多新彩,加之疾病谱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急需再度总结,再度深化,故《新脾胃论》应运而生。《新脾胃论》新在:着重论述了李杲以后历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新见解;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和中西医**研究成果,强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要务;一切从临床诊疗实际出发,力求反映当代脾胃系疾病中医临床诊治**水平。《BR》  本书分上、中、下3篇,计15章。上篇论述脾胃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中篇论述“方证论治”的意义、内容及方法;下篇论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书以西医病名为纲,以辨病、鉴别诊断、方证论治、临床心得等为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特色。《BR》  本书融古通今,不仅着眼于广度,充分反映脾胃学说的完整性,而且在深度上也努力反映脾胃学说的丰富内容,既保持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又反映了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融系统性、实用性、时代性、**性为一体,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脾胃学专著。《BR》  本书较上一版修订后内容更充实,把很多新的见解吸收进来,供参考。
【作者简介】


王道坤,1961年入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任应秋、王绵之、正华、周信有等名师教导下,勤奋好学,功底扎实;1967年后,响应党的号召,扎根甘肃。50年来工作认真,临床与相结合,谙熟经典,兼通百家。尤精伤寒、易水、温补学派。临证中医德高尚,技艺精湛,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擅长诊治内、儿、妇科疾病。诊治50余万人次。创立“风火痰瘀”辨治疑难病辨证方。对消化系统疾病、再障、肾病、急慢胰腺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用敦煌禁秘方治疗慢萎缩胃炎独树一帜。多年来坚持主攻慢萎缩胃炎fcag)及其癌前病变、胃癌等;开创敦煌医学研究先河,填补世界显学“敦煌学”之空白。研制出“萎胃灵”系列院内制剂,治愈cag及癌前病变3万多例,被患者称为“胃病王”。至今仍在临床靠前线,年接诊量万余人次。对待患者仁心仁德,一视同仁。诊查疾病,五诊合参,尤重脉;治病策略,三疗并重,讲究到位;遣方用药,崇尚经方,擅用参芪;饮食宜忌,结合四时,讲解详细。因此,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云集,享誉海内外。甘肃省2004年授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和“名师”的称号;是第三、第五、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被甘肃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博导;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出版著作10,发表60多篇。获重量大奖4项,获省厅级奖21项。享受院特殊津贴。
【目录】



前言
上篇 脾胃学说的形成、发展与价值
章 脾胃学说的形成
节 脾胃学说导源于《内经》、《难经》
第二节 张机确立了脾胃疾病辨证论治原则
第三节 张从正丰富和发展了吐下两
第四节 李果师徒创立了脾胃学说
第二章 明清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充实与发展
节 薛己倡“人以脾胃为本”
第二节 张介宾倡“五脏之邪,皆通脾胃”
第三节 李中梓首倡“脾为后天之本”论
第四节 叶桂创立了胃阴学说
第五节 吴瑭创立三焦辨证,尤重中焦脾胃
第三章 现代名老中医对脾胃学说的创新
节 董建华教授对脾胃学说的发挥
第二节 刘渡舟教授对阴虚肝胃不和的辨证及治疗经验
第三节 正华教授调护脾胃,贯穿始终,提出“三不忘一谨慎”
第四节 名医孔伯华著述《脾病论》尤擅实脾
第五节 邓铁涛教授创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学说
第六节 儿科大家周慕新注重健脾和胃,善于扶正祛邪
第七节 名医蒲辅周保胃气贯穿临床始终
第八节 李玉奇教授提出“萎缩胃炎以痈论治”说
第四章 脾胃学说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节 脾胃学说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脾胃学说的应用价值
中篇 脾胃学说主要问题研究
第五章 研究脾胃学说的思路与方
第六章 脾胃系统脏腑的生理及病理特点
第七章 脾胃系疾病现代中医诊断特点——五诊合参
第八章 脾胃疾病治与方证论治研究
节 脾胃疾病治研究
第二节 方证论治的价值
第三节 脾胃病阳证方证论治规律
第四节 脾胃病阴证方证论治规律
第九章 中成药
节 脾胃病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第二节 市售常用中成药
第十章 脾胃病与调护要领
节 “治未病”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要领
第二节 脾胃病的调护要领
下篇 脾胃疾病临床方证论治规律研究
第十一章 腔食管疾病临床方证论治研究
节 腔溃疡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三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第十二章 胃病临床方证论治研究
节 急胃炎
第二节 慢浅表胃炎
第三节 慢萎缩胃炎
第四节 消化溃疡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六节 上消化道出血
第七节 功能消化不良
第八节 胃下垂
第十三章 肠病临床方证论治研究
节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二节 克罗恩病
第三节 肠蛔虫症
第四节 细菌痢疾
第五节 病毒肠炎
第六节 肠梗阻
第七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
第八节 溃疡结肠炎
第九节 下消化道出血
第十节 功能便秘
第十四章 肝胆胰疾病临床方证论治研究
节 病毒肝炎
第二节 肝硬化
第三节 黄疸
第四节 胆囊炎
第五节 胆石症
第六节 急胰腺炎
第七节 慢胰腺炎
第八节 酒精肝病
第十五章 脾胃系统肿瘤临床方证论治研究
节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策略与优势
第二节 中医学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 脾胃学说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第四节 食管癌
第五节 胃癌
第六节 原发肝癌
第七节 胰腺癌
第八节 大肠癌
附录1 萎胃灵对动物模型影响及长期毒的实验研究
附录2 敦煌石室大宝胶囊对衰老大鼠血清mda含量、sod、脑组织gsh-px、mao-b、
na+-k+-atp酶活及果蝇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及其机制探讨
附录3 消化病中医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4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要参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