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
  •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
  •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
  •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

正版,内页干净崭新

130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牟致忠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U8-71

上书时间2024-05-16

特特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牟致忠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1348306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5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总结了作者30多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机械可靠性科研、生产实践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可靠性的数学基础,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普通失效率法在机械可靠性计算中的应用,确定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的方法,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和机械零件的可靠度计算,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数据的获得方法,失效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试验,维修性设计,机械可靠性的几个专题与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应用举例。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的最大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而且在书中还介绍了工程评估及具体的可靠性工程的经验、教训、工程应用实例。
《机械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可供机械工程设计人员、大专院校有关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作为考取可靠性注册工程师证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牟致忠,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东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81.1—1983.1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航天和机械工程系进修可靠性工程,师从D.Kececioglu教授,主修机械可靠性。
曾任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兼可靠性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公司寿命与可靠性咨询小组成员(1990)。为机械电子工业部举办过3期可靠性研究(生)班。
美国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大学SystemScienceandMathematicsDeptAffiliateProfessor,为研究生讲授《可靠性与质量管理》,1991—2004。
我国最早取得美国注册可靠性工程师(CRE)资格证书的人员之一。美国质量协会(ASQ)可靠性分会咨询组成员(1995),注册可靠性工程师(CRE)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成员(1995—2000)。
曾任美国汽车公司及汽车零件公司资深质量/可靠性工程师。对美国和日本汽车公司的质量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并有丰富的卡车装配线实践经验。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绪论
1.1概述
1.1.1研究可靠性的重要性
1.1.2可靠性的范畴和机械可靠性的发展
1.1.3可靠性与质量管理的关系和区别
1.2可靠性管理
1.2.1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1.2.2可靠性大纲
1.2.3可靠性工程部门的职责
1.2.4注册可靠性工程师(CRE,CertifiedReliabilityEngineer)
1.3可靠性的定义和特征量(指标)
1.3.1可靠性的定义和要点
1.3.2机械可靠性的特征量(指标)
1.4影响机械设备和电子、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第2章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2.1概率
2.1.1概率的基本概念
2.1.2古典概率与统计概率
2.1.3概率的基本定理与运算
2.1.4贝叶斯定理及其应用
2.2随机变量
2.2.1离散型随机变量
2.2.2连续型随机变量
2.2.3累积分布函数(CDF)
2.2.4概率密度函数(PDF)
2.2.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2.6多维随机变量
2.3可靠性工程常用的概率分布
2.3.1伯努利试验和二项分布
2.3.2泊松分布
2.3.3正态分布
2.3.4对数正态分布
2.3.5威布尔分布
2.3.6指数分布
2.3.7几种常用的概率分布的应用范围及实例
2.4数理统计
2.4.1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2.4.2分布参数估计
2.4.3假设检验
2.4.4回归分析

第3章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3.1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
3.2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
3.3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方法
3.3.1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
3.3.2概率设计
3.3.3普通失效率法
3.3.4几种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的比较

第4章普通失效率法在机械可靠性计算中的应用
4.1基本概念
4.2常用的普通失效率数据来源
4.3使用普通失效率计算机械系统的可靠性
4.4一些机械零部件的失效率模型
4.4.1阀门的失效率模型
4.4.2密封的失效率模型
4.4.3滚动轴承的失效率模型

第5章确定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的方法
5.1概述
5.1.1确定应力分布的过程及步骤
5.1.2确定强度分布的过程及步骤
5.2影响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的物理与几何参数的统计数据
5.3Pf-S-N曲线
5.4复合疲劳应力下的强度分布
5.5用代数法综合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
5.6用矩法综合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
5.7用MonteCarlo模拟法综合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

第6章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和机械零件的可靠度计算
6.1概述
6.2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与可靠度的一般表达式
6.3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6.4机械零件的可靠度计算
6.4.1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都为正态分布时的可靠度计算
6.4.2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都为对数正态分布的可靠度计算
6.4.3应力为威布尔分布、强度为正态分布时的可靠度计算
6.4.4已知应力幅、相应的失效循环次数分布和规定的寿命要求时,疲劳应力下的可靠度算
6.4.5已知强度分布和最大应力幅,在规定寿命下的可靠度计算
6.4.6复合疲劳应力下的可靠度计算
6.4.7顺序加载下的累积疲劳可靠度计算
6.4.8可靠度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6.5可靠度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6.5概述
6.5可靠度的单侧置信区间下限RL
6.5置信度对RL1影响
6.5样本量对RL1的影响
6.5在规定的置信度下,把目标可靠度设计到零件中去

第7章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数据的获得方法
7.1概述
7.1.1由试验得到的S-N分布线图
7.1.2按经验方法做出的S-N分布线图
7.2静强度分布数据
7.3失效循环次数N的分布数据
7.4有限寿命下的强度分布数据
7.4.1由试验数据确定有限寿命下的强度分布
7.4.2根据试验数据估计有限寿命下的强度分布
7.5长期寿命下的强度分布--持久极限分布
7.6呈分布状态的古德曼(Goodman)线图的确定
7.7用经验方法得到的强度分布数据

第8章失效模式、影响与危害度分析(FMECA)
8.1概述
8.2FMECA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8.3FMECA的应用实例

第9章故障树分析(FTA)
9.1概述
9.2故障树分析的常用符号
9.3故障树的建立
9.4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9.4.1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
9.4.2求最小割集的方法
9.4.3求最小路集的方法
9.4.4结构重要度
9.5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9.5.1直接概率法
9.5.2概率重要度

第10章系统的可靠性
10.1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10.2串联系统的可靠性
10.3冗余系统的可靠性
10.3.1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10.3.2混联系统的可靠性
10.3.3表决系统的可靠性
10.3.4旁联系统的可靠性
10.4复杂系统的可靠性
10.4.1布尔真值表法(部件状态列表穷举法)
10.4.2卡诺图法(概率图法)
10.4.3贝叶斯分析法
10.4.4最小割集近似法
10.5系统的可靠性分配
10.5.1相对失效率比法(比例分配法)
10.5.2评分分配法(加权分配法)
10.5.3AGREE法

第11章可靠性试验
11.1概述
11.1.1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11.1.2可靠性试验计划和注意事项
11.2指数分布寿命试验
11.2.1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平均寿命的确定
11.2.2平均寿命的置信区间
11.2.3可靠度及其置信区间
11.2.4定时截尾试验中无失效发生时平均寿命、可靠度及其单侧置信下限RL1的确定
11.2.5定数截尾试验中发生一次失效时平均寿命、可靠度及其单侧置信下限RL1的确定
11.2.6不同试验类型和置信度下的试验时间和样本量
11.3威布尔分布寿命试验
11.3.1完全子样的威布尔分布寿命试验
11.3.2不完全子样的寿命试验
11.4加速寿命试验
11.4.1概述
11.4.2逆幂律法
11.4.3过载应力试验法
11.4.4百分寿命加速试验法
11.4.5威布尔分布应力-寿命模型
11.4.6采用对数坐标的应力-寿命模型
11.4.7非参数区间估计法
11.4.8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和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简介

第12章维修性设计
12.1概述
12.1.1研究维修性的必要性
12.1.2维修性的历史与发展
12.1.3维修性的定义和指标
12.1.4维修的分类
12.2维修性设计准则
12.2.1可靠性设计准则
12.2.2修复时间分布
12.2.3维修度函数
12.2.4修复率
12.2.5平均修复时间
12.3维修策略
12.3.1按时(按龄期)更换的预防维修方针
12.3.2按固定时间间隔更换的预防维修方针
12.3.3视情维修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12.4可修复系统的可用度
12.4.1可用度定义
12.4.2可修复的单个部件的可用度
12.4.3稳态可用度
12.4.4提高可用性的措施

第13章机械可靠性的几个专题与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应用举例
13.1疲劳与断裂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13.1.1疲劳可靠性设计
13.1.2断裂可靠性设计
13.2磨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13.3振动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13.4腐蚀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13.5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应用举例
13.5.1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3.5.2螺栓联接的可靠性设计
13.5.3过盈连接的可靠性设计
13.5.4焊接的可靠性设计
13.5.5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13.5.6轴的可靠性设计
13.5.7滚动轴承的可靠性设计
13.5.8联轴器的可靠性设计
13.5.9摩擦离合器的可靠性设计
13.5.10其他零件的可靠性设计

附录
附录A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数值表
附录BΓ函数表
附录Ct分布位数表
附录Dχ2分布位数表
附录EKolmogorov-Smirnov分布数值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