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29 4.3折 68 全新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守谦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02

云蠹居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石守谦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5312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Moving Peach Bolssom Land: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East Asia World
【内容简介】

  石守谦教授从2007年开始主持中研院“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课题项目,在之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六篇有关东亚山水画交流方面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期刊上,本书即为这六篇专论的结集。由于国内向来对日、韩美术史较少深入了解,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来考察它们的互动关系,因此石守谦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学术上的开拓意义。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这种具有高度共享性的传统文化意象,正可以增进现代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寻求一个更大的东亚文化的视野。

  书名“移动的桃花源”——意指10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这几个世纪当中,山水画发展成为东亚文化世界中有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将之视为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的考察对象。

【作者简介】

  石守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着力从文化史角度探讨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主要著作《风格与世变》、《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并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另有学术论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动的桃花源——10世纪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项目,主张以东亚作为一整体,来对中、日、韩三国的山水画发展进行全盘观察,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移动的桃花源──桃花源意象的形塑与在东亚的传布

第三章 胜景的化身──潇湘八景山水画与东亚的风景观看

第四章 人物的来往──雪舟入明及当时北京、苏州画坛之变化

第五章 画史知识的传播──夏文彦《图绘宝鉴》与雪舟的阅读

第六章 物品移动与山水画──日本折扇西传与山水扇画在明代中国的流行。

后记

图版目录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