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

题词签名钤印毛边本,精装,一版一印。 一部极简版的中华法系思想史。梁治平、邱澎生、尤陈俊、赵晶、张向荣一致推荐,继《洞穴奇案》《电车难题》后又一精彩的思想实验

80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汕尾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大学问 出品;秦涛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5

印次1

印数6千册

装帧精装

货号T—2727

上书时间2024-05-16

听雨轩66书摊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无塑封,毛边未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大学问 出品;秦涛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59869029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2页
  • 字数 11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杜撰了一个中国式的“洞穴奇案”,书中以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塑造了一场如电影般精彩的“朝堂辩论”。十四位虚构的古代人物围绕该案应如何判决产生激烈讨论,内容涵盖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等价值冲突。通过对虚构案件的辩论,进而深入探究传统中国法哲学究竟可以如何应对“绝境之下杀死、食用一个人,以保全更多人”的这类司法审判难题,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诸多方面。此外,作者大胆地将思想实验这种目前在中国法学界尚很少见的方法运用于对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原创性极强。
【作者简介】
    秦涛,江苏常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教师,央视《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专家。研究领域为秦汉法制史、中国法律史学史。已出版学术专著《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汉代集议制研究》等三种、普及读物《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秦亡汉兴九十年》等七种。
【目录】
导言:假如“洞穴奇案”在中国

 

洞穴杀人案——华朝本元三年于朝堂集议  

观点一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

大司寇韩鞅陈词

观点二 乱世的犯罪,责任主要在国家

太学生顾登龙陈词

观点三 法之意,在法内

少司寇于公杰陈词

观点四 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

议郎苏子昂陈词

观点五 反常案件应该用权道裁断

御史章介之陈词

观点六 爱有差等,人命可以排序

经博士孟舆陈词

观点七  孝行不能越出私门危及第三人  

中执法张鸷陈词

观点八 臣才有忠孝冲突,子只有孝的义务

大夫董熹陈词 

观点九  孝子扬父之美,不陷亲于不义

太傅孔礼陈词

观点十 仁义是比忠孝更基础的价值

太学祭酒朱九庠陈词

观点十一 孝子恻隐惨怛之心,不可以常理绳之

太师陆阳仁陈词

观点十二  法律必须衡量判决后的利弊

刑部尚书吕治平陈词

观点十三 充分的假设才能解明一个案件

太常卿公孙白驹陈词

观点十四  吃人的道德,是法文化的畸儿

太史庄耳陈词

 

最终判决 

外一篇  华朝法律往事  

书成自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无塑封,毛边未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