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的皇帝(全五册):纪念高阳诞辰100周年!一部风云激荡的清代大历史,细数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谊,二月河、张大春、金庸、倪匡、张爱玲、木心等名家推荐。
  • 清朝的皇帝(全五册):纪念高阳诞辰100周年!一部风云激荡的清代大历史,细数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谊,二月河、张大春、金庸、倪匡、张爱玲、木心等名家推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朝的皇帝(全五册):纪念高阳诞辰100周年!一部风云激荡的清代大历史,细数大清十一代皇帝的行谊,二月河、张大春、金庸、倪匡、张爱玲、木心等名家推荐。

正版全新塑封

100 3.3折 3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阳 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阳 著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73008374
  • 定价 30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034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阳笔下脍炙人口的名著,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皇帝的相关史实,并针对清史中的某些疑点亦作出深入精辟的分析,读者可从高阳的笔下了解大清由盛转衰的原因。据高阳的论点,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可惜雍乾两朝的许多史实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细心爬梳,也许有少数皇帝,尚须重新评价。
  高阳批览清史,将皇帝、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等一一道来,兴废得失,尽显清代大历史。结合历代王朝,高阳指出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经济,而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必开一代之胜运,否则就会出现危机;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作育人材,培养了生机,就会出现中兴之局。
  壹, 开国雄主;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
  大清江山的奠基者,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于宁远城之役被明将袁崇焕炮石击伤。忧愤而死。大清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
  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族,为后来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基础。
  清世祖——顺治(1638—1661)
  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登基,有叔父多尔衮和堂叔济尔哈朗摄政,是大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其死因及与董小宛的情缘,是后世史家研究考证的焦点。
  贰, 皇清盛世;
  清圣祖——康熙(1654—1722)
  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开创大清盛世。智擒鳌拜,撤除三藩,难受台湾,北拒沙俄,西征蒙古,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清世宗——雍正(1678—1735)
  康熙第四子。在位十三年。力求改革,工于心计,创设军机处。另平定青海,安定西藏,行改土归流政策,巩固边疆安定,为乾隆创建大清盛世奠定雄厚的实力。
  叁, 盛衰之际
  清高宗——乾隆(1711—1799)
  雍正第四子。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以及实际掌权(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然好大喜功,自号“十全老人”,曾六下江南,晚年重用贪官和珅,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清仁宗——嘉庆(1760—1820)
  乾隆第十五子。在位二十五年。最著名的功绩即铲除贪官和珅,使国库岁入七千万。属勤政图治的守成之君,然积重难返,白莲教等民变迭起。
  肆, 走向式微;
  清宣宗——道光(1782—1850)
  嘉庆次子。是清朝历史上仅有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位三十年。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一即位即面临内忧外患,因鸦片战争,与英国签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文宗——咸丰(1831—1861)
  道光四子,三十岁即崩逝,在位仅十一年。登基时正值大清国库空虚,军务废弛,吏治腐败之时,加之天灾不断,太平天国起义,对外则签订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伍, 日落西山
  清穆宗——同治(1856—1875)
  咸丰独子。六岁即位,在位十三年。慈禧垂帘听政至同治十二年方才亲政,次年即抑郁而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当朝重臣。曾办洋务新政,号称“同治中兴”,然仍难振颓势。
  清德宗——光绪(1871—1908)
  醇亲王之子,慈禧外甥,在位三十四年。登基时只有四岁,由慈禧掌政,至光绪十六岁时方才亲政。因起用康有为等人变法,史称“百日维新”,然遭守旧派反对,不幸失败。历经八国联军,最后被软禁于瀛台,终饮恨病逝。大清王朝亦濒于覆灭边缘。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

本名许晏骈,出生于钱塘望族许氏,受家中长辈熏陶,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清史。高阳对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烂熟于心,能将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到历史小说情节之中,完整地呈现一个真实的清代社会。

1962年,高阳在《联合报》上发表了他的首篇历史小说《李娃》,而后一鸣惊人,一发不可收拾。高阳一生著作约90 余部,读者遍及海内外华人。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其作品的最大特色便是“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从考据中探索历史的真相,并将求证所获的资料用于小说之中,使其作品更具深度与意义。被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皇帝的种种 

皇子的出生及命名 

皇子的教育 

皇子当差、封爵分府 

嗣皇帝即位 

新君年号的确定 

御名如何避讳

皇帝如何处理政事 

皇帝的衣食住行 

清朝的太监 

第二章 爱新觉罗的祖先 

由唐至明,女真人的兴衰

努尔哈赤之父、祖同时遇难 

努尔哈赤平定“海西四部”

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伐明 

第三章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 

八旗共主制度 

扈伦四部皆由“叶赫老女”而亡 

袁崇焕镇守辽东 

太祖崩,太宗矫诏逼大妃殉葬 

皇太极攻辽西,袁崇焕杀毛文龙 

崇祯中反间计,枉杀袁崇焕

收买祖大寿 

获传国玉玺,立中原之志

征服察哈尔,皇太极建立大清 

清军入关,贰臣立功

洪承畴功罪是非 

清太宗崩,多尔衮摄政 

孝庄薨,康熙三十年不葬祖母的隐痛 

多尔衮的身后事 

第四章 世祖—顺治皇帝 

顺治废后缘由

董小宛入宫为妃考证 

顺治出家、传位及遗诏罪己成谜 

郑成功反清复明功败垂成 

镬汤炽火的江南奏销案 

对郑成功的再评价及“江上之役” 

第五章 圣祖—康熙皇帝 

康熙初期四辅臣与三种势力的拉锯战

西洋新法的推行折射新旧两派的冲突 

计除鳌拜,一举收政 

平定三藩之乱 

定南王之女孔四贞轶事 

“安溪相国”李光地卖友夺情 

一代巨典“己未词科” 

通漕运,治黄河 

操纵徐乾学制衡明珠 

全盛时代,大兴文教 

皇太子两立两废 

第六章 世宗—雍正皇帝 

帝梦成空的皇十四子胤祯 

皇四子胤禛夺位 

鄂尔泰“改土归流” 

田文镜善迎上意 

李卫助雍正除年羹尧 

查嗣庭“谋反大逆案”

世宗因中风暴崩

第七章 高宗—乾隆皇帝

生母为汉族下层宫女 

来之不易的继位 

前朝旧臣与新朝辅弼的权衡 

乾隆加入漕帮之谜 

恩威并用的驭臣之术

弘时与雍正的矛盾及与弘历争位

福康安位极人臣的背后

劳民伤财话南巡 

两淮盐引案 

阿桂与和珅薰莸同器 

窦光鼐与和珅斗法 

大力整顿科举 

香妃的故事

为福康安枉杀憨直武将 

天地会林爽文之乱 

十全老人的文治 

第八章 仁宗—嘉庆皇帝 

乾隆退居太上皇

和珅弄权 

嘉庆亲政,杀和珅,斥福康安 

川楚教匪案 

闽粤海盗之患 

林清之变

李荣轩(毓昌)案昭雪 

嘉庆崩于热河 

第 九 章 宣宗—道光皇帝 

道光初期的政潮

志大才疏,道光任用庸才 

穆彰阿专权,王鼎尸谏,兼及汉人与旗人优劣对比 

道光的勤政和俭德 

河工、漕运弊坏 

陶澍治漕,改河运为海运,并行票盐之法 

内忧外患中,道光憔悴而终

第 十 章 文宗—咸丰皇帝

杜受田助咸丰得位

穆彰阿终于垮了

上下粉饰致太平军酿成大患 

肃顺重汉轻满,推服楚贤 

戊午科场案 

户部钞票案 

厘金的发明 

辛酉政变,“三凶”授首 

第十一章 穆宗—同治皇帝 

同治即位,改组朝廷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设立 

得恭王支持,曾国藩畅行其志 

两江总督何桂清毙命西市 

中兴名臣胡林翼 

逮问胜保 

曾国藩删削李秀成亲供 

“江宁货,尽入曾军”之说其来有自 

洪秀全之子洪福的下落之谜及曾、左失和始末 

李鸿章扶摇直上,淮军代湘军而兴 

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真相 

同治帝教育之败 

同治与慈禧母子参商 

恭王被革去议政王始末 

醇王与天津教案 

荣禄与南北之争

圆明园修而复停及恭王第二次碰钉子 

日本武装侵台 

“可怜天子出天花”同治之死

醇王之子入承大统

王庆祺潦倒以终,嘉顺后被逼殉帝

第十二章 德宗—光绪皇帝 

结醇王,翁同龢得为光绪师

慈禧堕胎致患蓐劳 

太监跋扈不法,“翰林四谏”上疏力争 

慈安太后蹊跷而崩 

慈禧大权独揽,炫耀权威,加恩医官 

官符如火张之洞 

慈禧利用清流打击恭王,并设计倾陷清流

湘淮易帅,李鸿章欲借替手张佩纶 

甲午之役的前前后后 

袁世凯小站练兵 

胶州湾事件,翁同龢交涉,李鸿章搅局 

后党阻挠改革,翁同龢被逐回籍

袁世凯告密,戊戌新政失败 

义和团起事,李鸿章受贿卖国 

丁未政潮 

光绪之死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