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定价:58)
  •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定价:5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定价:58)

正版全新塑封

21 4.6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艾约博(Jacob Eyferth) 作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

货号GY

上书时间2024-05-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艾约博(Jacob Eyferth) 作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1
  • ISBN 9787214193810
  • 定价 46.00元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0页
  •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夹江县是四川境内的山区,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作者简介】
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副教授,东亚语言文明系系主任。2000年在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牛津、哈佛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史,以及关于工作、技术、性别和日常生活的历史。主编How China Works: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ial Workplace(Routledge, 2006) 。目前正在撰写一部关于自20世纪50年代“集体化”以来中国农村女性纺织活动的社会变迁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