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⑤ 后现代的现代性-(——当代理论与文学的转向)
馆藏书
¥
28
2.4折
¥
11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陈晓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晓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4241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
字数
351千字
- 【内容简介】
-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哲学家。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本人的写作史、阐释德里达的历史,以及历史语境本身都在当下悄然发生变化,这使我们有必要重新阐释德里达以及解构的历史。《德里达的底线》在整个后结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背景上来阐释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考察解构主义在当今知识领域产生的必要性。作者就德里达的代表性文本展开具体分析,追踪其解构思路展开的路线,揭示他解构的意义和困扰所在;同时,对解构主义进行一次“寻底”探讨和重新“修复”。
- 【作者简介】
-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 【目录】
-
上编 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 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一 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二 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三 “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四 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 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一 现代性之“隐忧”
二 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三 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 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一 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二 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三 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 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一 现代性与历史化
二 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三 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四 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 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一 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二 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 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四 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 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一 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二 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三 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 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一 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二 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三 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四 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 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一 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二 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三 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四 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五 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
下编 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 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一 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二 深化与改写:历史/道德的陷阱
三 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 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一 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二 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后现代图景
三 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四 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 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