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实录》天象记录辑校
  • 《明实录》天象记录辑校
  • 《明实录》天象记录辑校
  • 《明实录》天象记录辑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实录》天象记录辑校

1709(库存书 未翻阅)

116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次沅 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次沅 著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51820059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0页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史书中存有大量的天象记录,在全世界独树一帜。这一方面是由于帝王对星占的迷信,另一方面也是为天文学研究积累资料。由于现代天文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古人记载的事件多数可以方便地精确重现。这对于古籍校勘,历史和科技史研究,甚至当代科学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存早的天象记录是殷商甲骨文中的日月食,更早的线索见于《尚书·胤征》所记“仲康日食”,此后还有西周时期的“天再旦”“天大噎”和《诗经》中的“十月之交”等模糊记载。早的日期确切的日食见于《春秋》鲁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春秋》记载日食37条,大多数准确无误,是中国古代史书中连续系统地记录天象之始。自《汉书》开始,各种天象记录被系统地、大量地记录于诸史天文等志中,日食同时被常规地记载于诸史本纪中。自西汉起,大多数实际发生的日食都被记录下来。也有少量记录带有更多的信息,例如时刻、食分、地点等。相比之下,月食在中国古代不受到重视。系统的月食记录,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并且远不及日食记录那样齐全。
【目录】
前言
太祖实录
太宗实录
仁宗实录
宣宗实录
英宗实录
宪宗实录
孝宗实录
武宗实录
世宗实录
穆宗实录
神宗实录
光宗实录
熹宗实录
崇祯实录和崇祯长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