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文化象征及其效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文化象征及其效用

30 3.3折 9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居伟忠,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3200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2元

上书时间2024-05-18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文化象征及其效用
定价:92.00元
作者:居伟忠,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01
ISBN:9787208173200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象征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提要
本书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分为象征的发生、象征形式转向与意义表达、象征的工具效用、象征的治世效用、象征的精神生活效用以及结论六个部分。针对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本书旨在厘清诸如象征文化产生的原因、象征的本质特征、象征的结构、象征的表达与形式、象征的内涵外延等问题,对含糊不清的概念予以界定,总结概括象征所具有的带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从而较全面认识象征原理。借助象征原理,可以帮助人们由表及里,完成从现象到本义的认识过程,破译种种文化现象,从而完整解释和还原人类文化的涵义,有利于推动文化研究、文化创新和文化应用的发展。
目录
序言 (1)引言 (1)章 象征的发生 (1)节 象征之初 (1)一、 宇宙中的自然征兆(1)二、 人类象征的发生:本能和观念 (2)三、 人类生活中象征的出现 (4)第二节 象征之源:象征思维 (18)一、 思维概念 (18)二、 象征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维度 (18)第三节 象天法地:中国文化象征系统形成 (27)一、 天象:象征的渊薮 (27)二、 天人感应思想与象征系统形成 (29)第二章 象征形式转向与意义表达 (36)节 二元分立是西方传统美学中象征形式的特征 (36)一、 象征表达的形式:二元分立 (37)二、 象征是西方传统美学时期意义表达的重要方式 (44)第二节 象征形式在西方现代美学中转向二元融合 (46)一、 象征形式化的现代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 (47)二、 现代美学象征理论的形式化:二元融合 (56)第三节 象征形式转向的意义和影响 (64)一、 象征形式转向是对传统象征的否定和 (65)二、 象征形式转向是文化象征的新蹊径 (69)第三章 象征的工具效用 (73)节 语言象征:突破语言表达的困境 (73)一、 象征思维对语言思维的渗透 (73)二、 语言象征使用倾向的差异性 (76)第二节 符号象征:文化传达 (79)一、 符号的混乱与厘清 (79)二、 象征图象图形的运用 (84)第四章 象征的治世效用 (90)节 建筑宇宙图案化:挟天神以令天下 (90)一、 敬畏与向往:象天法地 (90)二、 天人合一:建筑宇宙图案化 (93)第二节 建筑等级象征:礼制治国 (106)一、 古代礼制国之根本 (106)二、 象征等级观念的建筑现象 (107)第三节 皇家园林象征:国家政治 (114)一、 象征君威国威的上林苑 (114)二、 象征大一统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 (118)第四节 音乐象征:乐教治国 (122)一、 音乐作为教化工具的思想来源 (122)二、 音乐象征手法 (126)三、 乐器象征 (133)四、 象征礼教的音乐(136)第五章象征的精神生活效用 (141)节 神话与宗教象征:现世 (141)一、 陵墓象征:死亡 (141)二、 《》植物象征:走近天国 (148)第二节 梦境象征:寻找现实 (157)一、 作为身体整体的梦象 (157)二、 头额与五官的梦象 (161)三、 五脏六腑梦象 (167)四、 四肢形骸梦象 (173)五、 体液、 汗气和排泄物的梦象 (178)第三节 音乐象征:表达性情 (181)一、 象征异乡凄婉性情 (182)二、 象征友人间性情 (182)三、 象征励志 (183)四、 象征隐逸 (184)第四节 私家园林象征:寄托心灵 (185)一、 象征性隐居 (185)二、 象征的意境 (190)三、 私家园林象征的滥觞:辋川别业 (194)四、 狮子林:佛俗两相 (201)五、 拙政园:逃逸与平衡 208)六、 留园:无奈与皈依 (217)七、 耦园:易学观念 (223)八、 园林本质:精神家园 (229)第五节 民宅建筑象征:寄托愿望 (236)一、 生命观终结:祈祷 (236)二、 阳宅求吉 (239)第六节 公共建筑象征:集体意识 (258)一、 华表象征 (259)二、 桥象征(259)结论 (264)一、 象征文化产生的原因 (264)二、 象征的本质特征 (264)三、 象征的结构 (265)四、 象征的形式与表达 (267)五、 象征定义 (270)参考文献 (272)后记 (277)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