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盖如故--德语文献中的民国上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倾盖如故--德语文献中的民国上海

38 4.9折 7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维江,吕澍辑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1984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78元

上书时间2024-05-17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倾盖如故--德语文献中的民国上海
定价:78.00元
作者:王维江,吕澍辑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7-01
ISBN:9787208181984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清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国门大开,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用异域眼光审视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上海是德国人进入中国的站,他们对上海的观感,尽管感性,但却真实,描述生动,再加上德意志民族特有的理性思维习惯,更提高了这些资料的可靠性,也为充分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供了手的文献。令人惊奇的是,在远道而来的德国人看来,这座遥远的东方城市,并未让他们感到陌生,反而十分亲切和熟悉,正映证了中国人的这句古话:倾盖如故。
内容提要
晚清民国时期,不少德国的外交官、学者、新闻记者、作家、医生、商人,甚至家庭妇女,纷纷来到上海,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游记、书信、日记、回忆录、报刊专栏文章等,记录他们在这里的经历和对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观感。本书即据这些记录选编辑译而成,其中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城市的风貌、在上海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上海官员的面相和思想、市民生活百态、中外交往情形、在沪外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等等都有生动详实的记录,是一部了解近代上海的珍贵文献。
目录
1912:“匮乏是严厉的老师”/ 0011913:“上海的革命结束了”/ 0211914:“真正的新闻媒体在义和团之后才产生”/ 0391924:“上海如今属于世界上百万级的大城市”/ 0591925:“文化中心变成了政治中心”/ 0791926:“东方芝加哥”/ 0931926:“思想和生活的重塑是一项没有止境的艰难事业”/ 1191931:“中国人本身占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1571932:“宴会的主人就是战争的发动者”/ 1971936、1937:“在上海,假作真时真亦假”/ 2091936、 1941—1946:“被战胜者的痛”/ 2291939:“呼吸依旧”/ 2871939:《黄报》选摘:汪精卫、一对日本夫妇/ 2991940—1941:“欧洲的声音”/ 3171942:“这就是上海的剪影!”/ 3531943:“上海的一切都变了”/ 371
作者介绍
王维江,祖籍安徽巢湖,1963年生于乌鲁木齐。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汉堡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著有:《王先谦与“清流”:晚清的政治与学术》(德文版,东亚出版社2008年)、《“清流”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吕澍,祖籍浙江嵊州,1963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旅居德国,自由撰稿人。译有《有办法:孟威廉的中国回忆(1938-1996)》(三联书店2023年)。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