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中的中国:国内金融抵制与国际金融权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球金融中的中国:国内金融抵制与国际金融权力

9 2.8折 3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 桑德拉·希普 著,辛平,罗文静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1971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5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32元

上书时间2024-05-17

鲁安格斯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金融中的中国:国内金融抵制与国际金融权力
定价:32.00元
作者:[德] 桑德拉·希普 著,辛平,罗文静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208141971
字数:153000
页码:1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中国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力图描述和评估中国金融权力的潜能,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和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政策,并把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与发展型国家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进行了对比。本书将发展型国家的概念引入到金融权力的研究中来,视角独特,分析深入。借助查默斯·约翰逊发展型国家的概念以及阿瑟·克罗伯对日本、韩国这些发展型国家概念的界定,本书对这些发展型国家的金融权力与获得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比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日本、韩国等发展型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区别。同时,本书还构建了一个金融权力的分类体系,参考斯特兰奇和赫莱纳的著作,本书将金融权力划分为关系性金融权力、结构性金融权力以及制度性金融权力。由此得出,发展型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国家对结构性金融权力的获取,因为其金融抑制体系与能够大规模吸引国际投资者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兼容。
内容提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兴国家开始备受关注。本书将金融权力研究与发展型国家模式结合起来,运用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加拿大知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埃里克·赫莱纳对关系性金融权力、结构性金融权力和制度性金融权力的论述,将中日在货币国际化、外汇储备以及在布雷顿森林机构中的角色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力图描述和评估中国金融权力的潜能,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和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政策,并把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与发展型国家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进行了对比。
目录
丛书总序  解释与理解中国全球角色/Ⅰ 致谢/Ⅲ 缩略语/Ⅴ  章  导论/1  第二章  金融权力与发展型国家/8 定义发展型国家/8 中国是发展型国家?/13 金融权力的分类/15 论点预览/25  第三章  金融抑制与结构性金融权力/28 日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28 中国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体制/35 金融抑制与自由化压力/53  第四章  金融抑制与货币国际化/57 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58 日本推行日元国际化的失败/61 中国货币国际化的路径/67 全盘拒绝与可控型国际化/79  第五章  金融抑制与关系性金融权力/82 作为债权国的日本/83 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87 金融抑制与债权国权力/105  第六章  布雷顿森林机构内的发展型国家/10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权力结构/109 日本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113 中国正在布雷顿森林机构内崛起吗?/120 金融抑制与制度性金融权力/134  第七章  结论/138 附录访谈列表/141 参考文献/143  
作者介绍
桑德拉·希普,德国弗莱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中国研究所讲师,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经济政策与金融系统项目主任。她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以及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