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研究

60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友军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4

上书时间2024-05-10

砚书斋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友军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92478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2页
  • 字数 370千字
【内容简介】
  德国侵权法最新的、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交往安全义务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德国过错侵权责任理论的主要部分。我国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就是借鉴德国交往安全义务理论创设的。本书以德国原始资料为基础,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德国法上的交往安全义务理论,包括其产生、意义及类型化、法定化的交往安全义务等。作者还着眼于中国问题,提出借鉴德国法的理论以完善我国安全保障义务、不作为侵权、间接侵权、特殊侵权、过错侵权的一般条款等。
【作者简介】
  周友军,男,1978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潢川县。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5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进修一年。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任教。在《中国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第二届”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侵权法、物权法、民法方法论等。
【目录】
第一编 交往安全义务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 交往安全义务的产生、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第一节 交往安全义务的产生
一、交通安全义务——交往安全义务的原初形式
二、“兽医案”——从交通安全义务到交往安全义务的起点
第二节 交往安全义务产生的原因
一、以罗马法为模型而设计的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缺陷
二、在民法的框架内先行处理国家责任问题的需要
三、将危险责任的思想移植到过错责任之中的需要
四、社会福利国家思想的影响
五、刑法上新不作为犯罪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交往安全义务的意义
一、扩张了不作为侵权中的作为义务
二、在过错责任和危险责任之间创造了中间地带
三、解释、统合了一些采过错推定的特殊侵权类型
四、提供了规避《德民》第831条的雇主责任的工具
第二章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的重大争议问题述评
第一节 交往安全义务的功能之争
一、关于交往安全义务的功能的各种学说
二、笔者的分析与立场
第二节 交往安全义务保护的权益范围之争
一、关于交往安全义务保护的权益范围的两种对立的学说
二、笔者的分析与立场
第三节 交往安全义务的位置之争
一、关于交往安全义务位置的两种观点
二、笔者的分析与立场
第四节 法官造法是否违背立法者意志之争
一、关于法官造法是否违背立法者意志的不同观点
二、笔者的分析与立场
第三章 交往安全义务与归责原则的关系
第一节 交往安全义务与过错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概述
二、交往安全义务与过错责任原则的关系
三、交往安全义务与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违法性认定理论
四、交往安全义务与过错责任原则中的过错
第二节 交往安全义务与危险责任原则
一、危险责任概述
二、交往安全义务与危险责任原则的关系
三、交往安全义务与危险责任立法模式的关系
第四章 交往安全义务内容的具体确定
第一节 确定交往安全义务的基本原则
一、个案判断原则
……
第二编 法定化的交往安全义务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