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片
¥
2980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苏轼
碑刻年代宋元以后
尺寸55 × 40 × 55 cm
货号3
上书时间2023-04-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明代刻石 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原拓
《 醉翁亭记》是宋朝文学家,殴阳修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佳作一出,一时间“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滁人们更是视为至宝,庆历八年(1048)三月,由书法家陈知明首次将此作刻于亭石之上,立于滁州。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经的刻石由于岁月的风蚀和长期拓印变得越来越浅显模糊,为了能将此更好地保存流传,当时在职的滁州太守王诏素知开封府的刘季孙与苏轼私交甚好,便拜托刘季孙前往颖州探访苏轼时,请苏轼重书此文。苏轼的题跋里也有记载:
“庐陵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画褊浅,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未眉山苏轼书。”
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初,刘季孙到达颖州,即现在的安徽阜阳。和时为颖州太守的老友苏轼相逢,并提出了请苏轼书写《醉翁亭记》的意思,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弟子,自然欣然允诺。
据苏轼的尾跋所题,草书《醉翁亭记》书于十一月十一乙未日,即是刘季孙和他见面后的第二天。和老师自写醉翁的欧阳修一样,苏轼同样是一个陶然于酒醉的达人。和久别的朋友刘季孙相逢,两人自然大醉,趁醉即兴,以真、行、草间用字体写成,后世称:草书《醉翁亭记》颠张醉素,满纸云烟,遂成天下奇书。
醉后书写一直是中国书法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但毕竟《醉翁亭记》是一篇宏文,苏轼又大醉书写,因而书写的《醉翁亭记》出现白壁微瑕。比如原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第4面 第6行,多写一“非”字,成了“若非日出而林霏开。”第8面 第2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少一“者”字,变成了“杂然而前陈,太守宴也”。第8面 第6行 “起坐而暄哗者”一句“喧哗”写成了“驩哗”“驩哗”虽古意盎然但毕竟和原文不同。此外第13面 第4行原文“庐陵欧阳修也”虽出于敬尊写成了“庐陵欧阳公也”,但毕竟与欧公原文不合。应该是醒酒后发现了这些问题,或可能是刘季孙向苏轼指出了这些问题。十天后苏轼改用了自己最为精擅的大字楷书体,重新誉录了尊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改正了其中出现的所有瑕疵。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后来广为流传端庄凝重的楷书大字《醉翁亭记》。
按照一般推测,草本《醉翁亭记》应该是留在刘季孙手里。而楷书本则被刘季孙转送到滁州成为滁州琅琊山醉翁亭中的石碑。围绕《醉翁亭记》的文脉在欧阳修身后得到了传承。
草书《醉翁亭记》被刘季孙秘藏,当时未见刻石。刘季孙去世后,此长卷便辗转流传至民间。接下来则是数百年的苍茫时空,草本《醉翁亭记》传薪的痕迹了无踪影,直到明代才露出端倪。
明隆庆五年(1571)距苏轼书写《醉翁亭记》480年之后,刚刚升任内阁首辅的河南新郑人高拱得到了一幅宝物。建藩于河南禹州的明徽王败落老佣人在徽王府的瘀泥中得到一卷书法(又传说徽王府遭劫佣人在瘀泥中发现了遗留的书卷)被钧阳人(今禹州)徐颖南用几斗豆子换到手中。徐颖南把这卷书法献给了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高拱。那是从世间消失已久的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高拱高兴万分,因为从那卷作品的上面他看到了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跋语。语里谈到了苏东坡草本《醉翁亭记》的流传脉络。先是在宋代大书画家他的兄长赵孟坚家中收藏,后来转到了冯伯田之手。赵孟頫的跋语确认了这卷作品的真实价值。
按照赵孟頫跋语所言,原来上面有过赵孟坚的印章后来被人裁去了。赵孟頫跋语:“余在京时,尝见此卷于高仁卿家,前后有子固印识,今悉亡之,想为俗工裁去”。
纸本如何保存,写在纸上的苏东坡的真迹如何传世?高拱找来了妹夫鄢陵人刘巡(有说是高拱的女婿错误)委托他去找来天下最好的刻工将纸本的作品刻石成碑。刘巡 字豫田 高拱妹夫、河南鄢陵人 天文、算子、文学家,刑部尚书刘讱之子,肆力于学术研究,学识渊博,志趣亦广。让文脉万世流传的问题,也真是天随人愿,有两人分别来到了明朝帝都北京。他们都来自现在的苏州,一个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文彭。文彭 工书画 尤精篆刻 人称仿帖圣手。吴应祈 号称天下刻帖第一,曾将王羲之法帖勒碑上石。
隆庆五年(1571)秋,由刘巡主持,文彭用双钩法摹写上石,吴应祈刻碑,不到两月时间一件精湛绝伦的碑刻作品宣告完成。欧阳修名篇 苏东坡手书 文彭摹写的草书《醉翁亭记》三绝碑 由此诞生。刘巡跋语:“摹勒得人,而善吴生,应祈者,适至武昌。巡因细加校刻,不两月而成。” 文彭跋语:“中玄师相命,彭抚勒石,以见东坡草圣之妙,敬题其后。长洲文彭书。”
文化和文明一脉,从来都与坎坷艰辛相伴随。三绝碑刻成后的第二年 公元 1572年六月十六日,高拱在朝中失势,被赶回老家。刘巡则将石碑运回鄢陵。后嵌石于祠堂壁上。
高拱手中的真迹,后被内阁首辅张居正所有。张氏家族败落后,长卷真迹归入明代宫中,最终失于宫中大火,一代珍宝,不存于世。
赵孟頫跋语:“长短有度、玉环飞燕。”“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铁也。”文彭则认为此帖“笔画奇逸,全不类其平日所书,”是苏东坡极其别致的风格代表。苏东坡于酒后挥洒出自由奔放率性狂放的人格,文彭和吴应祈等遵循和恪守了欧阳修、苏东坡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完美地再现了苏东坡的笔法和神韵,从而在中国悠久的书法历史中创造出这段三绝传奇。
清康熙年间,高拱裔孙 高有闻因鄢陵刻石已磨损不清,便以家藏原拓请工匠重刻,立于新郑高氏祠堂,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内。
直奉战争期间,奉军攻打鄢陵县城,石刻险些毁于战火。从此以后,刘家人就把石刻埋藏起来,秘不示人。抗日战争中,刘家族长刘德伦为保护石刻不被日本人掠走,吃尽了苦头,最后把老命都搭上了。
解放后,政府文化部门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曾多次找刘家询问石刻的下落。但是,刘家守口如瓶,始终不肯说出石刻的下落。十八大以后感觉环境宽松了,国家对文物保护也重视了,才慢慢敢把石刻公开露世。
此刻石共18块、24面。各石尺寸略有差距大部分规格为55乘39。苏东坡所书《醉翁亭记》13面。记叙写此文的缘由落款5面,其余6面为赵孟頫、宋广、沈周、吴宽、高拱、文彭、刘巡七人题跋。双面的约10多公分厚,单面的约7-8公分厚。十九世纪中叶全套完整不缺,因各种原因遗失第1-4面及第24面。应为三块石头,二块双面一块单面。后按明代拓片重刻补齐,分藏于各处。
特别之处,此套石刻选用的是上等汉白玉石材,是否为内府所用一致,需深入研究。
由于刘氏家族看管严密,秘藏不宣,外人也无颜瞻视。成为历代书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珍宝。其拓片留世很少弥足珍贵,其书法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不可估量堪称“翰墨奇珍”。
注: 明代以后,草书《醉翁亭记》刻本很多,有 晋城本、滁州本、冀城本、新郑本等但都出自鄢陵拓本。
山东·临清 王海仲
声明: 资料选自媒体、网络 口述 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