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
¥
24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刘合荣 著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架8A1-5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合荣 著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2237457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235千字
- 【内容简介】
-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进行研究,在当今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学理上这个问题关涉人的自由、和谐、充分与全面发展,在实践层面又是从更有价值的问题视角出发,引导教育实践从“教书”转向“育人”,探索“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和真谛。本书不仅梳理了学业负担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也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层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 【作者简介】
-
刘合荣,男,1963年生,湖北英山人。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曾在英山县石镇中学任教10年。在湖北省教研室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工作10余年至今。在中文核心期刊、高校学报和相关教育专业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参与或独立主持4个教育科研课题。
- 【目录】
-
引言——问题、方法与起点
一、作为研究课题的学业负担问题
(一)确定选题的缘由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及其倾向性考虑
(一)方法论原则与方法组合运用策略
(二)教育理论创生途径与本研究独创性的自我期许
三、定义、语言和论域的限定
(一)定义、语言和学业负担的相关概念
(二)论域边界及其限定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与本书的主旨
(一)文献资源及其特点分析
(二)学业负担问题基本事实的调研与概念讨论
(三)学界对过重学业负担问题不同视角的考察
(四)总体框架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学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历程与现状——一种教育事实的陈述、解释和判断
一、半个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减负运动”及其后效观察
(一)1950年以来国内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问题治理历程简要回顾
(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解读:学业负担问题愈演愈烈
(三)“课业负担”过重:一些浅表层面的描述
(四)对学业压力的具体分析
(五)学生蒙受的身心损害:学业负担问题最实质的层面
二、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总体判断
(一)学业负担性质和存在形态的描述性判断
(二)对学业负担程度特征的若干“实证研究”结论的例举与比较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区域差异
(四)关于学业负担轻重问题的思维定势和研究方法偏向的再讨论
(五)2000年政府向学业负担问题“宣战”之后的平静与沉思
第二章 学业负担问题的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对一种教育存在的客观认识与理解
一、学生承受过重学业负担的力量源泉:对内在需要与动机之理解
(一)为了获取可能的回报:值得同情的“经济人”立场
(二)自我实现的执着追求:略偏于个人本位的人性观察
(三)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论与叶澜的个体成长阶段分期研究:对马斯洛人性观的印证
(四)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与尊严: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性假设
二、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公共责任
(一)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责任牵连
(二)社会伦理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干扰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若干基本规律
(一)社会生产与教育结合的形态:学业负担的根本来源
(二)国力竞争和社会变革:学业负担轻重摇摆的时代背景
(三)集权教育管理体制:为学业负担加码
第三章 教育意识层面的学业负担问题反思——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相关讨论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价值反思
(一)对学业负担问题背后若干教育价值关系的澄清
(二)对教育价值观变革基本轨迹的认识
(三)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主观根源:过度的利益计算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的原则及其意义
(一)对内在教育价值优先原则的理论阐释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转换:以学生为本
(一)对教育目的误区的反思:学生不是教育利益第一主体
(二)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核心
(三)生命化教育的行动起点:尊重儿童,因材施教
(四)对教育生活场景改造的若干倡议
四、思考学业负担问题的开阔视野
(一)“活到老学到老”:走向终身教育
(二)闲暇教育:不可等闲的自由和谐发展途径
第四章 超越“减负运动”——缓解学业负担的路径思考
一、缓解学业负担的外部环境条件假设
(一)学生成长通道拓展与全社会对教育责任的分摊
(二)统一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的人性化改革方向
(三)对教育评价管理制度改革与学校转型的期待
二、在课程变革的历史机遇中缓解学业负担
(一)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反思:探视课程的理论基础层面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业负担的缓解
三、推动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专业发展
(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若干反思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行动推进策略刍议
四、引导教学的真善美价值取向
(一)由教书转向育人:教学活动价值观变革
(二)回归教学的本质:追求真善关
五、学业中的苦乐观辩证:兼取古今中外的智慧
(一)向古代中国“读书人”求教苦学观、乐学观
(二)理性对待“愉快教育”(“愉快教学”)观念
(三)对杜威关于兴趣与努力关系学说的重温
(四)兼听则明:坚持必要的学业标准
(五)幸福教育过程及其原则的构建
结语
附录——1950年以来我国“减负”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