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商翘楚
  • 晋商翘楚
  • 晋商翘楚
  • 晋商翘楚
  • 晋商翘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晋商翘楚

60 九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保民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号库58号架东3层

上书时间2024-06-20

至尊宝藏书馆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几处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保民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39454
  • 定价 32.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301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尊重客观史实,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晋商翘楚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一生,将一代儒商乔致庸以儒治商、无为而治的领导智慧,崇德尚义、以义制利的经营之道,慧眼识才、善于用人的御人之术,诚信为本、仁厚待人、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着眼大局、深谋远虑的市场眼光,行胜于言、快速执行的实干精神,准备充足,谨慎将事的风险意识,慎待相与、敦厚待人的大家风范,身体力行、严格课子的治家之道,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目录
楔子
第一篇祖父被迫走西口,白手起家创基业1
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自幼丧父丧母,历尽磨难、受尽屈辱,但他不甘平庸,含垢忍辱、养精蓄锐,白手起家,终成富甲一方的巨商富贾。不但自己扬眉吐气,而且荫护子孙后代,使乔家从草根阶层擢升为名门望族!他凭借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他非同一般的胆识和过人的智慧;凭借的是他经商兴家的韬略和为人处世的精明;还有他宽容博大的仁爱之心与忍辱负重的韧性。
乔氏遗孤,寄人篱下受尽屈辱2
寄人篱下难生存,独立谋身走西口6
拉骆驼,拉出一条经商大道10
到鱼多的地方钓鱼,选最擅长、最挣钱的行业经营16
及时转型,合作竞争20
重选创业基地,再换经营业务26
转变经营方式,尝试期货贸易31
再次创业,扩大经营范围34
第二篇父兄多元发展,快速扩大规模41
乔致庸的父亲乔全美,不到十八岁便奔赴包头子承父业经营商号。以他的雄才大略推动着“广盛公”进一步发展,并在又一次的商业危机中大显身手,带领全号员工激流勇进,终于开创了乔家复字号的灿烂前景。乔致庸的哥哥乔致广,则在父亲亡故后将复字号的商业推向了又一个高度。他们的商业谋略,确有非同凡俗、独出机杼的地方。这种深谋远虑的商业韬略,不但在当时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即便在今天,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乔全美快速开拓,提升广盛公品牌42
“慎待相与”,把危机变机遇47
以秦家为鉴,严格管教子孙54
全面撒网,重点打捞60
第三篇长兄英年早逝,儒生弃笔投商68
商场如战场,虽然没有四起的硝烟,却一样有无情的厮杀,一不留神就会被无形的利刃伤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当乔致庸的兄长英年早逝于竞争惨烈的商场,一介书生乔致庸便只好放弃了挚爱的学业,远离了文房四宝,孤身挺进鏖战正烈的商场,投身于商战的尔虞我诈之中。但在他骨子里,却始终渗透着儒家的崇德尚义精神,并且具有儒家积极取世的思想。他以儒治商、重振家业,善于结交政要,使得复字号获得了更快更好的发展。
乔致庸幼年丧父母,专注书本走仕途69
弃儒从商,重振家业74
结交朝廷要员,谋来经商通途81
第四篇经营有方,治商有术90
票号业在清朝崭露头角、异军突起,渐成势不可挡之势。“想发财,开票号”已成为很多商家信奉的商业捷径。但在乔致庸不甘平庸的内心,却有着远比一般商家更为远大的理想。他想将复字号的票号推向力所能及的最广袤的空间,实现自己汇通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在那个时代,想要冲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羁绊,实现汇通天下的夙愿,即便贵为商界翘楚的乔致庸,也是运用了诸多谋略、经历了诸多周折。
顺势转型,开设票号91
未雨绸缪,防范风险102
广布网点,期货贸易108
增设商号,快速扩张114
经营有方,健康成长120
第五篇广揽人才,善用人才123
“得人才者得天下”,商场的竞争,往往是人才的竞争;一个高明的老板,必然有慧眼独具的超群智慧、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能从“万花丛中”辨出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幼苗,给其合适的土壤以使其茁壮成长,乔致庸如是。他的用人方略、选才标准、育才手法既有严格统一的规章制度、用人程式,又有不拘一格的破格使用、越级提拔,员工有多大的才华,便会给其多大的舞台。
独具慧眼,不拘一格用人才124
尊才重德,用人所长130
奖掖先进,唯才是举138
第六篇以儒治商,和谐发展145
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乔致庸作为一介半路出家的儒商,同样将儒家博大精深的智慧融入了商业之中。从乔致庸接掌复字号伊始,便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儒治商,以儒兴商”。他崇德尚义,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从事商业贸易,始终以诚信为本;他乐善好施,广施恩惠,善举无数;他宽厚仁德,待人和气,其宽其仁,远非一般人所能比拟……他的义行善举不但影响教育了子孙后代,也深深地感染了掌柜、伙计们,塑造了乔家特有的商业文化。
崇尚信义广施恩,宽仁厚德聚人心146
以和为贵,广结善缘155
崇德尚义,厚待家仆161
宽厚待人,遇难呈祥165
第七篇御人有术,无为而治169
乔致庸虽为一介儒商,但对老庄的无为而治深得其味。因此常能将大权下放给掌柜,让他们凡事自己拿主意,而自己则稳坐家中,运筹规划。乔致庸作为财东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是潜在的、隐性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又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向手下们提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想要做到这样的无为而治,就要有识才的火眼金睛、用才的胸襟气魄以及御才的智慧谋略!
严格号规,规范管理170
重议、重添号规,杜绝隐患178
推行身股制,激励员工潜能185
用人不疑,运筹帷幄190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194
有效授权,稳健经营199
第八篇尊师重道,治家有方206
与别的商人不同的是,乔致庸很注重对子孙尊师重道、克勤克俭作风的教育和培养。并且身体力行,常常手不释卷,沉醉于诗书词曲之中,自得其乐。他待老师为上宾,视相与为亲朋,为子孙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环境。乔致庸如此做,不仅使子孙们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威望和影响,有利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发挥,更好地提高了子孙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素质。
家规谨严,规避子嗣207
重视教育,重视后代培养216
“四忌”、“四欲”,修炼品行223
先人后事,厚待相与229
第九篇壮志未酬国,高处不胜寒237
乔致庸的事业发展到顶峰,却正值外强入侵、国将不国的非常时期。生性喜爱老庄哲学的他,历经了复字号一步步走向巅峰的奋斗历程,目睹了清朝由盛而衰的演变,眼见炮声隆隆、战火连天,人民遭殃、商业受损,却无能为力,不由得备感伤怀。这位半路出家的商业奇才,开始了由积极进取向淡泊超然的蜕变。
英雄迟暮,激流勇退交权柄238
以商富国不成,转而扩建宅第243
乔家大院的格局与艺术252
眼看爱子相继殁,伤心人命归九泉258
尾声263
后记264
主要参考文献26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几处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