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树号978754958655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俄罗斯)维克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 著;陈淑贤,张大本 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树号978754958655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俄罗斯)维克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 著;陈淑贤,张大本 译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30.37 6.1折 49.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罗斯)维克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 著;陈淑贤,张大本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6554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1488286

上书时间2024-06-17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维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1924-2001),苏俄有名小说家、散文家,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西伯利亚拉斯诺亚尔斯一个农民家庭,作品多取材于自身经历,被认为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学传统,并创造出将小说、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于一炉的独特风格。阿斯塔菲耶夫善于描写自然生活,洞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开掘人的心灵,返照时代的剪影。正如评论家马卡洛夫所说:“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是关于我们生活的沉思,是关于人在大地上和社会上的使命以及人的道德标准的沉思,是关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沉思。”代表作有《鱼王》《树号》《牧童和牧女》《很后一次鞠躬》等。

目录
序言
[树号]
故乡的小白桦
麦田上霞光闪烁
死而不已
不屈的黑麦穗
月影
清脆的铃声
柔荑花序
小阵雨
秋之将至
小岛的春天
芍药
雪地上的天竺葵
黄鼠狼尾巴
夜色
大地刚刚苏醒
夏天的雷雨
绿色的星星
叶飘零
旋律
梦中
报春花
蓝色的光
多姆大教堂
水下公墓
亘古哀音
他只为她歌唱
隔海不隔音
蜃景
闪光与鸣钟
肠断魂销
叹息
迟说的谢谢
一部旧电影
恐怖的乌云
叶赛宁的忧伤
最珍贵的稿酬
一株小槭树
在车厢里
羽毛留下的思念
现代新郎
代价高昂的题词
回答不署名信的作者
让孩子歌唱
寄书宇宙
古老的、永恒的
小草莓
祈祷仁慈
泪水浸湿大地
亚麻田里蓝莹莹
亚麻田里黄灿灿
问候
忘情遐想
天意
隐忧
游天坛
最后的人民交响乐
渴望
生命礼赞
[俄罗斯田园颂]
俄罗斯田园颂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树号,是在原始森林中行走的先行者们在树干上砍出的长方形痕迹,砍掉树皮后,露出树木的本色。两个树号之间的距离,大体上是从这个树号可以肉眼看到另一个树号那么远。在莽林中只要循着树号向前走,就不会迷失方向。《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维托·阿斯塔菲耶夫著的《树号(精)》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定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精彩内容
[序言]
在会见时和通信中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树号?这个名字从哪儿来的?为了避免作出解释,《树号》的第一版印发行时我曾经加了一个副标题:“微型短篇小说”。这其实并不准确。真正的短篇小说在书中极少,其他作品—短文—并不能称作短篇小说,应当说它们不属于任何体裁,不受已有的文学形式的束缚。
树号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东西,人人知晓。这是用斧子或其他利器在树上砍出的记号。开发者或者原始森林里的人砍下一个个树号,为的是从远处就可以看见树干上的记号,在泰加林里行走时,循着一个树号走向另一个树号,常常会走出小径,走出大路。有的地方,在树号的尽头会出现冬营地、居民点,随后会发展成为村落、城镇。
在俄罗斯的不同地方,在树上作记号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在西伯利亚叫树号。在有人烟的森林里和至今仍未采伐的森林里现在也还使用这种树号,这指的是森林经营者、猎手、地质学家以及在森林里游荡的人们、探险者、沉郁的偷猎者和喜欢恶作剧的不安分的旅游者。
泰加林各处的这种称呼深深地嵌入我的记忆之中,久久难以忘怀。现在,当我回忆起循着“树号”远征的过程时,心律仍然失常。我的心抽搐着,跳到了发干的喉咙眼里;我曾经用被蚊虻叮肿了的嘴唇呼吸空气,而嘴里全是蚊蚋和蠓虫的碎末。它们搅成一团,让人既喘不过气来,又从口里吐不出去,笼罩着一种对命运的驯顺,迟钝的、像死亡一样的驯顺,甚至连猛兽也没有力量反抗这种汹涌澎湃的力量,这种看来渺小却又十分可怕的力量。
我们以劳动组合的形式在离伊加尔卡河五十俄里处捕鱼,这条河离卡拉希诺村不远,这个小村现在已经从叶尼塞河岸上消失了。仲夏时节叶尼塞河上很少能够捕到鱼,我的那位坐不住的爸爸、时常想入非非的爸爸和他的副手商定要到人迹罕至的湖泊里去捕鱼,以便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计划。
叶尼赛河附近的大小湖泊里渔产丰富,但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小牛犊纵然要价便宜,运输可要花大价钱”,爸爸以为自己头脑灵活,聪明过人:“看,周围全是渔民,谁也没有想到要到湖里去捕鱼,正是我想出了这个主意!”
离河岸不远确实有那么一个湖。大概有五俄里远。湖水很深,湖心有个小岛,湖呈楔形,一面岸上生长着茂密的红松林,另一面岸边便是冻土带、苔藓和遍地的野果、浆果。
晴朗明丽的日子里这条湖显得格外亲切,它友好地敞开心扉,似乎已经一生一世地恭候我们这些未曾谋面的贵客,今天它终于等到了我们,让数不尽的白鲑鱼进入我们的试验用渔网,以至于捕鱼者的狂热迷惑住了劳动组合所有人的理智。
我们造了一架木筏,修了一个简陋的小窝棚,棚顶是用红松枝和一层薄薄的苔草搭成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