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9787562535744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9787562535744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143.33 5.3折 26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2535744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8元

货号1201043268

上书时间2023-09-25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造山带构造-岩相古地理分析基本思路
  第一节  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盆地与大地构造相
  第三节  岩浆岩与大地构造相
  第四节  沉积相与盆地充填序列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第二节  大地构造区划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  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第四节  古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第三章  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寒武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章  奥陶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奥陶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章  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志留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章  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一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章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八章  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九章  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划分系统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三节  康西瓦-南昆仑-巴颜喀拉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七节  周边陆块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十章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生代古地磁
  第一节  中国主要陆(地)块古地磁数据
  第二节  羌北和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第十一章  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一节  优选构造背景及洋陆分布
  第二节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三节  研究区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结及相关问题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2  青藏高原及邻区奥陶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3  青藏高原及邻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4  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5  青藏高原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6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7  青藏高原及邻区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内容摘要
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等编著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本书在全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不同比例尺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大量野外观察、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按照“一个古大洋和两个大陆边缘系统”的思路,全面厘定了古生代岩石地层系统,对沉积盆地、岩浆岛弧带、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恢复了古构造环境,揭示了古大洋发生、发展、消亡和大陆裂离、拼合的过程。
    本书开创了复合造山带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先例,抢先发售提出了“一个大洋和两个大陆边缘系统”这一全新的青藏高原特提斯大洋深化模式,是一本很好的地质图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