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长株潭区域创新绩效评价与体制机制优化研究978752032053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盛明科 等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长株潭区域创新绩效评价与体制机制优化研究978752032053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盛明科 等 著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43.38 6.4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盛明科 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20535

出版时间2017-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680525

上书时间2023-09-25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盛明科,1979年生,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首批十大智库领军人才,湖南省很好青年社会科学专家。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效果评价研究》等4部。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主要从事政府绩效管理、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网络舆情应急与安全等问题研究。
朱玉梅,1990年生,湖南衡阳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等8项。参与撰写《发展型社会政策视域下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创新研究》等著作3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理论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获湘潭大学研究生校长奖。主要从事政府绩效管理、教育科技公共服务评价研究。

目录
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破解创新体制机制难题(代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亟待政策总结与理论研究
二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自主创新来突破
三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亟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 区域自主创新及创新系统研究
二 产业组织和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三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五 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及公共政策研究
六 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线路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线路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创新系统视域下“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阐释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
一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
二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
三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特征描述
一 科技创新资源聚集程度高
二 科技创新成果水平提升显著
三 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成长快
四 创新驱动辐射带动作用强
第三节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域下“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成因分析
一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
二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支撑
三 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第三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与能力实证测评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界定
二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的理论阐述
三 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测评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描述
二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体系设计
三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综合测评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剖析
一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二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三 与武汉东湖示范区、中关村示范区、苏南示范区影响因素的比较
第四节 提升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对策分析
一 加大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投入
二 扩大长株潭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
三 创造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第四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因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一 国家创新能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在国家建设中的功能
三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实践面临结构困境
第二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意义阐释
一 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二 以优良的环境支撑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为我国其他区域的机制创新提供结构蓝本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的理路思考
一 从结构功能角度明确创新体制改革的公共价值
二 以系统理论引领创新体制改革的整体协调推进
三 在治理理论的视域下提升创新体制的改革绩效
第五章 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体制因素与地区壁垒制约创新资源流动与共享
一 体制机制阻滞创新资源多主体间灵活流动
二 地区壁垒阻隔创新资源无缝隙整合与共享
第二节 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欠发达
一 创新投入总量不足
二 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
三 创新融资渠道单一
四 创新活动的民间资本投入匮乏
第三节 科研管理体制束缚着创新能量释放
一 人才管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价值观偏离
二 科研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创新资源缺乏共享
三 院校分割制约了创新能量发挥
第四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尚未真正形成
一 政府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与均量不够并存
二 政府科技研发政策法规不健全
三 自主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第六章 深化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主体培育机制
一 围绕提井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二 创建提升重点产业创新能力的多主体合作联盟
三 培育促进创新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 加快长株潭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创新
一 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二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三 建立健全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第三节 提升长株潭区域科研院所创新水平
一 构建科技人才的交流、共享及激励机制
二 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平台建设
三 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第四节 实现政府管理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
一 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二 完善自主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
三 加大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力度
第七章 长株潭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第一节 区域自主创新和科技资源配置的理论阐释
一 区域自主创新的界定
二 科技资源配置的界定
三 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一 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
二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
三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影响
二 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制约
三 科技资源配置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路径
一 以区域自主创新需求为导向优化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二 健全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支撑体系
三 优化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四 健全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监测评估机制
五 完善长株潭区域科技资源配置配套机制
第八章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第一节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一 科技政策构成要素及政策协同的界定
二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结构维度
三 科技政策区域协同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功能体现
第二节 基于SWOT模型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现状分析
一 优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的成效
二 劣势: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存在的不足
三 机遇: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
四 挑战: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一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二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主要经验
三 国内相关区域科技政策协同治理的启示
第四节 面向自主创新的长株潭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一 构建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
二 完善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网络
三 健全科技政策区域协同治理保障机制
第九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评模型构建与指标遴选
一 自主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二 自主创新绩效的测评模型
三 自主创新绩效的测评方法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测评的实证分析
一 样本与数据选取
二 创新投入一产出测评结果分析
三 创新产出一效益测评结果分析
四 创新效率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T0bit回归分析
第三节 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自主创新绩效的建议与对策
一 创新无效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建议
二 创新有效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对策
三 高创新效率城市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路径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对策
附录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
前言
一 基础和形势
二 总体发展战略
三 重点任务
四 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全面自主创新。区域作为连接微观企业和宏观国家的纽带,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凝聚生产要素、汇聚创新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联动和牵引作用。当前,尽管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要素,如社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科研体制束缚创新能量释放、行政体制壁垒阻碍创新资源流动等。进一步提升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对长株潭区域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及过程的研究,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助于激活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合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