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97875161584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喻子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97875161584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喻子涵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49.76 6.4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喻子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58494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1249738

上书时间2023-09-24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喻子涵,本名喻健,1965年生,土家族,贵州沿河人,硕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诗人协会副主席。曾任铜仁日报副总编、主任编辑,现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跨媒介文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发表文学评沦、学术论文、文学作品、时政评论200余万字,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入选国内外50多家选本。已出版学术专著《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大学教材《实用文体写作导引》(合著),散文诗集《孤独的太阳》、《回归与超越》、《喻子涵的散文诗》,诗集《蓝色天空》,散文集《雨天作文》等,参编著作10余部。1997年获第五届全国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7年获“中国当代(十大)很好散文诗作家”奖,2013年获贵州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分别获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大奖”和第二届“贵州专业文艺奖”特等奖。教学和科研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媒介文学、新闻传播学、文学传播学、民族文化产业等,兼及散文、散文诗创作与评论。主持和参与教育部课题、省长基金课题、教育厅课题等6项。2009年9月被授予“贵州民族大学很好教师”称号。

目录
安静的思索与温暖的收获――序喻子涵《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A卷  形态?观点?个案
  章  散文诗本体形态研究
    节  散文诗的形态衍变与魅力特征
    第二节  散文诗的品质与要素
    第三节  散文诗的现代性传统
  第二章  散文诗创作观研究
    节  耿林莽散文诗创作观
    第二节  徐成淼散文诗创作观
    第三节  灵焚散文诗创作观
    第四节  当代散文诗创作思考
  第三章  散文诗创作个案研究
    节  周庆荣散文诗论
    第二节  亚楠散文诗论
    第三节  唐朝晖散文诗论
    第四节  崔国发散文诗论
    第五节  姚辉散文诗论
    第六节  赵俊涛散文诗论
    第七节  张稼文散文诗论
    第八节  莫独散文诗论
    第九节  冉茂福散文诗论
    第十节  赵凯散文诗论
B卷  流派?群落?话语
  第四章  “第三条道路”诗歌研究
    节  谯达摩与“第三条道路”诗歌实践
    第二节  谯达摩“第三条道路”诗学观
  第五章  基于灾难事件的群众诗研究
    节  灾难诗的价值
    第二节  灾难诗的文学人类学意义
    第三节  灾难诗的文学人类学特征解析
  第六章  新世纪初叶贵州诗歌群落研究
    节  现实与古典
    第二节  现代与后现代
    第三节  地域性写作
  第七章  贵州新诗多样化发展与对话机制研究
    节  “贵州话语”与“贵州光芒”
    第二节  “贵州阵地”与“贵州声音”
  第八章  新世纪初叶贵州长诗创作研究
    节  新世纪初叶贵州长诗创作概览
    第二节  谯达摩的现代抒情史诗
    第三节  徐必常的现代民族史诗
    第四节  李远刚的地域政治抒情诗
  第九章  现代新诗边缘话语研究
    节  “现代禅诗”与“彩虹神话”
    第二节  “朴素哲学”与“边地情结”
    第三节  “天堂梦想”与“黑暗美学”
C卷  地域?群体?叙事
  第十章  乌江流域当代土家族作家群研究
    节  乌江流域土家族文学的兴盛与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乌江流域当代土家族作家群的生成因素考察
    第三节  乌江流域当代土家族作家群的创作特征解析
    第四节  乌江流域当代土家族作家群的创作走向及启示
  第十一章  基于文化地理的旅游文学研究
    节  旅游文学的特征及要素分析
    第二节  当前旅游文学的创作现状
    第三节  旅游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
  第十二章  生长于地域民族土壤的叙事文学研究
    节  新世纪初叶贵州长篇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节  晓苏的“油菜坡”叙事与人性彰显
    第三节  唐玉林的知青情结与乡土民情书写
    第四节  张贤春的土家文化与乌江历史叙事
  第十三章  苦旅与寻找的行走散文研究
    节  贵州行走散文创作概观
    第二节  王大卫行走散文论
    第三节  喻莉娟行走散文论
    第四节  魏荣钊行走散文论
  第十四章  地域文化元素的新形态散文研究
    节  安元奎的乌江文化散文
    第二节  刘照进和陈丹玲的地域诗性散文
    第三节  吴华的“荒原”和田淼的“水域”散文
  第十五章  贵州散文创作局部观察
    节  散文创作现场
    第二节  散文创作新动向
后记

内容摘要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