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9787010108070人民出版社杜世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9787010108070人民出版社杜世洪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27.79 5.6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世洪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8070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1200306561

上书时间2023-09-24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致谢
自序
前言
Preface
章 问题缘起
第二章 连贯的语言学解释
  节 恩克维斯特问题
    一、连贯的认识要求
    二、连贯的概念性质
    三、对于连贯认识的分歧与统一
    四、连贯的开显与隐蔽
  第二节 连贯的语言学解释
    一、连贯的二元性特征
    二、连贯研究的三类方法
    三、语言学解释的范围与视角
  第三节 基于语言学解释的连贯认识及其突破
  第四节 语言学解释面临的根本问题
    一、衔接的无效性
    二、连贯的必要性
    三、连贯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关于话语互动与连贯的基本认识
    一、话语的存在基础
    二、连贯的特性
    三、连贯的断面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贯的哲学解释
  节 哲学中的连贯
    一、常识中的连贯
    二、文章学中的连贯
    三、心理学的连贯
    四、哲学中的连贯
  第二节 理性与连贯
    一、话语与理性
    二、理性与话语起源
    三、演化与个人话语的累积
  第三节 知识与连贯
    一、关于知识的考察
    二、知识的种类
    三、共有话语知识
  第四节 他心与连贯
    一、他心问题的由来
    二、他心问题的性质
    三、他心问题的消解
    四、话语分析的他心问题
  第五节 纯粹经验与连贯
    一、詹姆士的纯粹经验
    二、西田对纯粹经验的认识
    三、话语互动中的纯粹经验
  第六节 意向立场与连贯
    一、丹尼特的意向立场
    二、意向立场视角下的话语互动
  第七节 交往理性与连贯
    一、Reason与Rationality的区分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三、主体间性与话语互动
    四、交往理性对话语分析的启示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语连贯的规范性
  节 连贯的多样性与规范性
    一、连贯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二、连贯的规范性
  第二节 语词和话语片段
    一、话语片段与概念的关系
    二、词、事物、概念
  第三节 连贯因子
    一、话语片段的活性
    二、原生概念和次生概念
    三、话语的累积差异
    四、连贯因子的种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话语连贯与理解
  节 不同话语脉络的连贯
    一、语脉和语脉连贯
    二、情脉与情脉连贯
    三、意脉与意脉连贯
    四、理脉与理脉连贯
  第二节 话语理解
    一、关于理解的理解
    二、话语理解的合作原则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解的合作原则与连贯的脉络结构
  节 理解的合作原则的四个守则
    一、因子同类守则
    二、因子等量守则
    三、因子活性方式守则
    四、脉络一致守则
  第二节 理解的合作原则的运用
    一、原则的遵守
    二、原则的违背
  第三节 连贯的脉络结构
    一、纯脉连贯
    二、杂脉连贯
    三、脉贯实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英文部分
二、中文部分

内容摘要
话语连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把连贯置于篇章语言学的范畴,而且把连贯当成一个形式化程度极高的概念来考察,结果留下两个关键问题难以回答:什么是连贯?怎样度量连贯?本书作者认识到连贯的哲学性质,在批判了既有连贯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连贯不是一个规则性概念,而是规范性概念;连贯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概念,而是一个语言哲学概念。围绕这一点,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连贯研究脉络辨析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话语累积论”、“连贯因子库”、“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等。这些概念颇具价值。这一方法的提出具有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把连贯研究置于语言哲学视角下来研究,这是本书的优选贡献之处;其二,为连贯的理论化建设做出了具体的贡献。
全书分为七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