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列精品规划教材)9787111516323机械工业出版社贺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列精品规划教材)9787111516323机械工业出版社贺超

1.7天无理由退换货,2.当日16点前订单基本当日发出,最迟隔天,3.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北京仓、广东仓、泰安仓、杭州仓、武汉仓就近发货。4.韵达、中国邮政、圆通、中通随机安排!无法指定快递敬请谅解!5.开票联系客服.

17.59 5.9折 30 全新

仅1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6323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1201189739

上书时间2023-09-21

博文明智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上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
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概述 
节课程设计的目的与特征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课程设计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本章练习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习规划 ’
节课程设计小组的建立与分工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选题 
第三节课程设计进度计划的制订 
第四节系统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业务流程图与业务流程重组 
第六节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第七节系统分析设计导向的课程设计 
第八节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导向的课程设计 
本章练习 
案例阅读 
?    中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案例
第三章校园通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 
节校园通概述与目标 
第二节校园通现状与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校园通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第四节校园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本章练习 
第四章校园通分布管理决策支持设计案例 
节校园通运行的问题 
第二节校园通分布问题建模 
第三节校园通分布数据调研与分析 
第四节校园通分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本章练习 
下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指导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学习指导 
节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变革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采纳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学习指导 
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 
第三节决策支持系统 
第八章贝斯特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考核得分参考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与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相配套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去解决企业信息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它带有鲜明的探索性特点,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本书兼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思路出发,以教师和学习团队为对象,从管理组织的角度系统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流程,并对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其与上下文间的关系予以详细论述。

精彩内容
?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素质和能力便成为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信息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都是核心课程之一,尤其是在工科背景浓厚的高校中更是如此。
    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工科色彩浓厚,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又很大程度上与组织的管理细节联系密切,这就给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与该课程相配套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去解决企业信息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虽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难度已经很大,但其课程设计又因其带有鲜明的探索性特点,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难度又大大高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本身。课程设计的探索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初难以想象未来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样子、应该如何展开、会遇到什么问题;课程设计的综合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大量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导课程很多,需要用大量其他课程的知识,如计算机、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等),并能够综合应用,这是其以前很少遇到的;课程设计学习形式往往采用团队学习的方法,这就使得团队内部分工、激励、协调、考核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这又恰恰是年轻学生的短板。因此,虽然在国家、社会、学校、企业都日益重视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今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教学效果却长期不尽理想。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对实验设计类课程重视度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轻实验(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种是以若干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为核心,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案例有实际案例,也有纯粹为教学而组织的案例;有教师编写的案例,也有以学生作业为骨干的案例。第二种是传统实验教材体系,即将整个实验分成若干块,每次课程进行某个部分,如系统规划与可行性分析实验、系统分析实验、系统设计实验等。这些实验往往是一个案例的说明,或者是某个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验证。显然,这两种类型都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吻合,无法胜任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要求。种只给了学生最终成果的样子,失之过粗(各教材中,每个案例一般10多页,而真正的课程设计往往不低于40页),学生无法从这些实验中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究竟是如何开发的,整个过程应如何组织、前后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等,尤其是项目管理的思想,均是一片空白。第二种则只是告诉学生这个具体案例从头到尾如何操作,对于其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和容易造成障碍的陷阱缺乏说明,使学生只对这个案例本身有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看明白和做明白之间存在着相当巨大的鸿沟,纯案例说明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培养举一反三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而针对某个具体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演示价值就更低,其只能作为学生初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之用,对于课程设计教学其作用实在有限。
    正是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与学的困难和现有教材的不足,造成了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始终不是太理想的结果。为此,本书兼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思路出发,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师和学习团队为对象,从管理组织的角度(本书将学生学习团队视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小组)系统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流程,并对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其与上下文间的关系予以详细论述。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它以学生探索性学习为导向,详细说明了每一个业务的具体方法。比如,业务路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详细绘制过程等。现有很多教材只是给出了最终的一个样例,对于样例中的每一个图、每一个编码如何得到,并不予以说明。这就给学生在学习时制造了极大的障碍,更难以将之用于自己所选定的特点题目。这也是当前相关教材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不足。为此,本书的重点亦放在解决这个问题上。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详细说明了每一个步骤如何操作,甚至到每一个编码如何考虑、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等。由于了解了课程设计报告各个组成部分后面的逻辑,学生才有可能将之用于自己所选定的题目。这种细节上的完善,减少了学生摸索的时间,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它关注学生团队学习的特点,对团队学习的方法予以详细介绍。团队学习是这门课程的特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最吃力的因素之一。本书详细介绍了团队的选择与组织,并介绍了团队协调方法和心理契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团队学习问题的关注,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i.它引入了项目管理的思路,帮助学生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实践。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企业中,所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都是由跨部门的团队共同完成,而团队工作也是学生未来会遇到的典型工作形式之一。
    本书介绍了团队管理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使各小组能够对整个课程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解决由探索性学习造成的茫然感。
    第四,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面向分析设计的课程设计和面向管理决策的课程设计。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大致分为两方面,即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以辅助自身的业务操作和掌握以信息管理思想为指导,提高管理科学化决策的能力。现有的相关教材只关注于方面。本书以同一个问题为例,具体讨论了不同类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案例。这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新的选择。
    第五,本书详细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问题。它为相关高校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参考,同时学生了解教学的思路安排,也有助于其了解和掌握后续的知识。
    本书的撰写思路更好地体现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也更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团队学习。由于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各学生学习团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使用本教材时,可重点阅读章和第二章前三节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本书的重点在于第二章内容。
    本书中篇给出了同一个背景题目按两种不同思路进行课程设计的详细而完整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更好体会两种题目的区别,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密切关系。
    另外,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和课程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门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交叉性、技术性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存在多种不同观点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对于这门课程和课程设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帮助,但对学生而言,其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本书在下篇中以我与人合著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为例(该教材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 1年出?版),对其涉及的大量思考题和综合案例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参考思路,以促进读者的深入思考。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两者相互促进,任何一门课程离开另一门课程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由于我所参与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经验并不十分丰富,本书所涉及的细节数量又异常之多,因此,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乃至错误,欢迎指正。在此,我希望各位读者在使用本书时,能够主动思考、怀疑,而不要认为书中的方法和解释等都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各位读者分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