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七十
  • 女生七十
  • 女生七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女生七十

21 3.1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河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芝兰 著;罗宣和 整理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芝兰 著;罗宣和 整理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9808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30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位有担当、勤动脑、勇敢追求自我的女性一生的传奇经历,内容涵盖童年、少年、青年、工作和退休时期,跨越70年的漫长岁月。你会看到一位平凡女性在筚路蓝缕的岁月,不屈奋斗,努力改变生活面貌的积极状态:她会打鱼、开荒、修水库、挑塘泥;也会在沙地上学写字、在山区梯田上试种双季稻、出县寻找猪饲料、冒险种棉花;还会力求改变家洁村貌,向大学生知青学习知识,直至拉电线搞加工副业;也曾感受大寨梯田的壮阔,在那个年代农民上了大学,见证微生物工厂的兴衰。七十岁“女生”循着自身那细腻的记忆,仿佛在书写一段传奇,过往历历在目,在回忆中创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人生意义。
  人生需要传承,哪怕是筚路蓝缕之时的生存经验,哪怕是最底层人家对生活的理解,也需要传承。在波澜壮阔的年代里,看一位平凡女性的静水深流。
【作者简介】
王芝兰

1950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三里镇罗家畈村,十六岁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十七岁担任三里公社九大队大队长,1970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武汉大学,在微生物专业学习三年四个月,1973年底分配到孝感地区微生物工厂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地区轻工局系统、盐业公司工作,退休后随女儿常居武汉。

 

罗宣和

1949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顾县镇,十九岁参军,1970年在空降兵第十五军后勤部卫生处工作,二十三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转业到孝感市医药管理局工作,1988年在孝感市商业局工作,退休后随女儿常居武汉。
【目录】
Chapter 1

第一辑 少年时期

01.绰号“能人”(1956 年)

02.上学了 (1957 年)

03.炼钢铁 (1958 年)

04.牛栏养人 (1959 年)

05.七天人生 (1959 年)

06.桃树结了怪果子 (1959 年)

07.找蕨苗被蜂蛰 (1960 年)

08.妈妈会做好吃的 (1960 年)

09.我失明了 (1961 年)

10.母亲小产 (1961 年)

11.自留地 (1962 年)

12.随父亲打鱼 (1962 年)

13.晒酱和泡菜水 (1963 年)

14.虾酱与麻鱼 (1963 年)

15.洗头神叶 (1963 年)

16.养猪 (1964 年)

17.四清 (1964 年)

18.说理 (1964 年)

19.停学开荒 (1964 年)

20.少年时期结束了 (1964 年)

Chapter 2

第二辑 青年务农时期

01.挑塘泥拿工分 (1964—1965 年)

02.第一次修水库 (1965 年)

03.大坝上的文艺晚会 (1965 年)

04.公社设法发展多种经营 (1965 年)

05.为找饲料第一次出远门 (1965 年)

06.军代表解决了猪饲料问题 (1965 年)

07.迁祖坟扩耕地 (1965 年)

08.移堤改道,变河滩为良田 (1965 年)

09.单季稻改双季稻 (1965—1966 年)

10.试种成功,示范推广 (1965—1966 年)

11.入党宣誓 (1966 年)

12.藏枪

13.捧着新华字典背“老三篇”

14.社员们讲新风新貌

15.背“老三篇”上了报纸

16.十七岁当大队长 (1967 年)

17.从“家洁村貌”做起

18.贫困户怎么办?

19.种棉花解决铺盖问题

20.准备写检讨 (1968 年)

21.没写检讨反受表扬

22.槐花树下座谈会

23.参观大寨第一次出省 (1968 年)

24.大寨经验

25.采摘白蒿交党费 (1968 年)

26.牵来电线买机器

27.做好准备迎知青

28.生产队料理知青的吃住

29.知青们开始参加劳动

30.因为蚂蟥、跳蚤和蚊子,知青们陆续回城了

31.张灯结彩迎接大学生知青

32.大学生知青的吃饭、洗澡、烧火、挑水和劳动

33.大学生知青教我们种西红柿

34.大学生知青预防了猪瘟

35.大学生知青为困难户修房子

36.大学生知青担心小学教学质量

37.解决大队干部与知青的矛盾

38.大学生知青提出“关于九大队发展的十点建议”

39.填了上大学的推荐表 (1970 年)

40.上大学的事没消息了

41.湖北日报的文章带来了大学通知书

42.父亲母亲为我准备行李

Chapter 3

第三辑 大学时期

01.接站师傅送我到武汉大学

02.第一顿饭找到了热干面

03.樱花大道边的宿舍

04.上大学的第一个月经常紧急集合

05.长途拉练的脚泡与泡脚 (1970 年)

06.参观七里坪林家大塆

07.坐渡船过长江回学校

08.“吃不饱”和“吃不了”

09.误打误撞通过去留测试

10.从实验室到校办工厂

11.青虫菌的杀虫效果

12.“中王老师”帮我治高血压

13.大学毕业难忘乡音之缘

Chapter 4

第四辑 工作时期

01.参加筹建微生物工厂

02.与生产队协商建厕所

03.白天清物资,晚上守物料

04.借调到工交政治部

05.骑上了自行车

06.带知青上山下乡 (1974 年)

07.告诉知青生活常识

08.带知青学农

09.20 世纪 70 年代找对象的基本想法

10.介绍的对象都觉得不合适

11.碰上一个工农“兵”大学生

12.第一次见面 (1974 年)

13.近在咫尺,却似远如天边

14.小伙子做荷包蛋面条

15.他被煤油灯罩烫焦了手指

16.他要去见我父母

17.思念

18.结婚了接来老父亲

19.招工

20.试产常常失败

21.内鬼没抓到,厂长病得勤

22.孩子摔哑了

23.婆婆妈生病了

24.丈母娘夸女婿

25.微生物厂解散了

26.调到盐业公司

27.没去海南,开始做盐政稽查 (1985 年)

Chapter 5

第五辑 退休时期

第五辑

退休时期

01.一眨眼就退休了,带孙女孙子

02.赡养母亲

03.与姊妹一起旅游

姥姥二三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