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
  •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
  •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

7.4 1.9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明琪、罗翀、张丽、韩果红、彭必武 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很少的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明琪、罗翀、张丽、韩果红、彭必武 编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142556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4页
【内容简介】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为“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任务要求编写而成。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共有13章,内容涵盖原核微生物、真菌、病毒、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药物、抗生素药效学、药物的微生物检查等。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体现课程思政;并将实验内容贯穿主干教材,体现理实一体。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药用微生物学基础(第4版)/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与食品药品类专业第四轮教材》主要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药品行业职工培训和自学用书。
【作者简介】
陈明琪:女,1971年2月出生,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7月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工作,主要承担《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的理论、实验教学工作以及生物制药车间(本、专、硕)的实训教学工作,年均教学量在300学时以上。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篇;曾参编《微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分析》3部教材,主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用微生物学基础》2部教材;2011年获得教育部科技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三、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
四、微生物在细胞水平的分类
五、微生物的命名
六、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的概念
二、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的史前时期(经验阶段)
二、微生物学的初创时期(形态学阶段)
三、微生物学的奠基时期(生理学阶段)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时期(生物化学阶段)
五、微生物学的成熟时期(分子生物学阶段)

第二章 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形态
三、细菌形态检查法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繁殖
一、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细菌的繁殖速度
三、细菌的菌落特征
第四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二、细菌的致病性
三、常见细菌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装片的观察
实验二 细菌染色法

第三章 放线菌
第一节 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一、放线菌的形态
二、放线菌的结构
三、放线菌的繁殖
第二节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
二、病原性放线菌
实验三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及菌丝、孢子形态观察

第四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主要病原性螺旋体
笫二节支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第三节 衣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第四节 立克次体
一、生物学性状
二、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第五章 真菌
第一节 酵母菌
一、酵母菌的形态
二、酵母菌的结构
三、酵母菌的繁殖
四、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
二、霉菌的结构
三、霉菌的繁殖
四、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节 大型真菌
一、大型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二、大型真菌的繁殖
三、大型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实验四 酵母菌的菌落特征及形态观察
实验五 霉菌的菌落特征及菌丝、孢子形态观察
……

第六章 病毒
第七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第九章 菌种选育与保藏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布
第十一章 微生物药物
第十二章 抗生素药效学
第十三章 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很少的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