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简史
  • 青海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海简史

正版全新

35.64 7.4折 48 全新

库存9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昱 主编 崔永红 聪喆 副主编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5044873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48元

货号1104058

上书时间2024-06-19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青海简史
【书    号】 9787225044873
【出 版 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    者】 王昱  主编   崔永红   聪喆   副主编
【出版日期】 2019-06-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48.00元

【内容简介】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往,尤其是在内地人的眼中,高原是遥远的、不可知的,甚至还是空白的,其实不然。这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宗教多元,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高原文化。《青海简史》一书正是以丰富的历史资料、简练的语言风格向读者全面呈现了一个厚重、大美的青海。

【目录】 
章远古至秦时期的青海
节原始社会的遗存
一、“小柴旦人”与拉乙亥遗址
二、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马家窑文化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齐家文化
四、原始社会末期的卡约、辛店和诺木洪文化
第二节汉代以前河湟地区的羌人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青海
节西汉势力深入青海地区
一、西汉王朝与西羌的关系
二、西汉在河湟地区设置郡县
三、王莽设置西海郡
第二节羌人的反抗斗争和东汉对河湟羌人的统治
一、东汉时期的羌汉战争
二、东汉对河湟羌人的统治
第三节汉代青海的民族分布与活动
一、汉代青海各地的羌人部落
二、汉代青海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第四节汉代青海的经济
一、汉代青海羌人的经济
二、汉朝在河湟地区实行屯田
三、汉代青海的交通与邮驿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海
节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政局的演变
一、魏、蜀河湟之争
二、前凉、后凉和前秦对青海的统治
三、南凉的兴盛与衰亡
四、西秦与北凉争夺湟水流域
五、北魏、西魏和北周对青海的统治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海南部
七、吐谷浑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的经济
一、农业的衰败与牧业的兴旺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的文化
一、儒学在青海的兴起
二、佛教在青海盛行
三、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青海
节隋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隋朝在青海设置郡县
二、隋与吐谷浑的关系
三、隋炀帝西巡
第二节唐在青海的军政建置及唐与吐谷浑的关系
一、唐在青海的行政与军事建置
二、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和吐谷浑的灭亡
第三节唐蕃关系与吐蕃对青海的占领
一、唐公主途经青海人蕃联姻
二、唐军抗击吐蕃北进
三、吐蕃占领后的青海
第四节隋唐时期青海的经济与文化
一、隋唐在青海重开屯田
二、隋唐与吐谷浑、吐蕃互市
三、隋唐时期青海的交通
四、隋唐时期青海的文化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青海
节河湟吐蕃唃厮哕政权
一、唃厮啰的兴起
二、唃厮啰与北宋的关系
三、唃厮啰的经济
四、唃厮啰的文化
第二节北宋对青海东部的统治
一、北宋在湟水流域设置州、军
二、北宋在河湟地区招募弓箭手
第三节金、夏争夺河湟地区
第四节元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元代青海的建置
二、元代青海的民族与宗教
三、元代青海的经济
第六章明代的青海
节明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明朝在青海设置卫所
二、河湟地区实行“土汉参治”
三、明代青海的军事设置与活动
四、大顺军进入青海,明王朝统治结束
第二节明代青海的民族与宗教
一、明代青海的藏族
二、“西海蒙古”及其活动
三、回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在青海的传播
四、土族的形成与发展
五、宗喀巴的诞生与黄教的兴盛
第三节明代青海的经济
一、屯田与移民
二、牧业与“马政”
三、北山炼铁厂
四、茶马互市与民间贸易
五、明代的交通
第四节明代青海的文化
一、设立儒学与社学
二、文学与史学
三、建筑与绘画艺术
第七章清代的青海
节清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清王朝统治青海的政治措施
二、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
三、黄河以南藏族部落的北移
第二节清代青海回族、撒拉族反清斗争
一、乾隆年问苏四十三反清事件
二、同治年间青海撒拉族、回族起义
三、光绪年间青海回族、撒拉族反清斗争
第三节基督教与天主教传人青海和清末青海人民的反清活动
一、清廷查处在青宗室成员信教事件
二、基督教与天主教在西宁属地设堂传教
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在青海的活动
四、清朝末年“黄标会”的反清活动
五、西宁西川元山尔起义
第四节清代青海的经济
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繁荣与丹噶尔城的兴盛
三、矿业与交通
四、赋税制度
第五节清代青海的文教与卫生
一、书院、学堂与经堂教育
二、文化与艺术
三、青海初设卫生防疫机构
第八章民国时期的青海
节民国时期青海的政治
一、辛亥革命后马麒初据西宁
二、国民军的到来与青海省的建立
三、马麟主政后的政治活动
四、马步芳执政与青海政治的演变
五、玉树归属之争与青藏战争
六、马氏军阀的反动统治与青海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七、青马军队围攻红军西路军
八、青海军民的抗日救国活动
第二节民国时期青海的经济
一、经济各业发展状况
二、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
三、官僚资本的产生与发展
四、社会经济的萧条与破败
第三节民国时期青海的文教与卫生事业
一、教育
二、文化
三、医疗卫生
第四节马氏军阀政权灭亡与青海解放
一、青马军队阻止西北解放及其溃败
二、青海解放
青海历史大事记(远古-1949年)
修订说明

【文摘】 
第*节原始社会的遗存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困境内有我国第*大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地势高峻,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高山重叠,河流纵横,草原辽阔,湖泊错落。长江、黄河均源于省境.地上地下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它告诉人们: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一、“小柴旦人”与拉乙亥遗址
  青海地区人类活动的足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二三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虽然在沱沱河沿岸和可可西里等地采集到的一批打制石器,因缺乏地层证据,还不能明确肯定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①但是有层位根据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已在柴达木地区高出小柴旦湖面8~13米的古湖滨沙砾层中发现。今都兰县宗加镇西北有一处贝壳梁,长约2公里,宽约70米,高约2~8米,数以亿万计的贝壳与含有盐碱的泥沙相凝结,构成一道自然奇观。它是迄今中国内陆盆地发现的规模*大的古生物遗存,是沧海桑田的见征。现今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曾经是海洋、是湖泊,古湖干涸后,又曾经是湿润多雨、适宜古人类生存的地方,小柴旦湖遗址出土的石器包括刮削器、雕刻器、钻具和砍斫器等。根据钻孑L岩心所得的孢粉分析,证之以这批石器,可知在大约23000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比较温暖潮湿,水生植物丰富,有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尽管小柴旦湖还没有发现人骨,这批石器也没有被正式命名,但我们不妨暂将这批石器的主人称为“小柴旦人”。  “小柴旦人”生活在适宜于成群食草类动物生活的疏林草原环境,以打猎为生。已发现的这批石器从其以刮剥器为主的组合和制作技术上看,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两大系统中“周口店第*地点——峙峪系”的特色,说明西北与华北古人类在文化技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小柴旦人”所处的时代,属于中国远古文化的“新人”阶段,②新人也称“智人”系古人阶段以后的人类。新人以后,原始人群开始逐渐被母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P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