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

正版全新

30.57 4.7折 65 全新

库存6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松浦章郑洁西?等?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60280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65元

货号1857514

上书时间2024-06-12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
【书    号】 9787214060280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    者】 (日)松浦章郑洁西?等?译
【出版日期】 2020-06-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65.00元

【编辑推荐】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8年开始,迄今为止,出版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丛书主编为刘东教授,丛书聚焦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问题,囊括了孔飞力、萧公权、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

【内容简介】 
在东亚世界里,有着一片广阔的海域,这些名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的广阔海域,将东亚各国悬隔开来。在古代,这些国家之间主要依靠船舶相互往来。船舶是海洋地域和国家间接触以及交流不可或缺一个重要因素。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叶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从事于远洋航行的船舶主要是中国的帆船。在当时的东亚海域世界里,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先进,其海洋政策也相对宽松,这使得中国帆船掌握了东亚世界的制海权,主导了当时的海上交通事业。《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以明清时代的东亚海域世界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日本、朝鲜和琉球等东亚各国众多的史料出发,对这一世界里以中国帆船为媒介的文化交流情况作了考察、论述,指出这种以跨越海洋为条件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东亚航海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

【目录】 

序论 从海洋史的角度看前近代东亚海域间的交流
一、前言
二、东亚海洋史的研究成果
三、从东亚海洋史的角度研究海洋史史料的可能性
四、结语
第*编 明代的海外交流
第*章 郑和下西洋的随员
一、前言
二、中国第*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武职选簿》
三、天启《海盐县图经》中的郑和下西洋史料
四、结语
第二章 明代的海外各国通事
一、前言
二、明代的译官
三、明代的海外各国通事
四、结语
第三章 嘉靖十三年的朝鲜使者在北京所遇到的琉球使者
一、前言
二、嘉靖十三年入京的朝鲜使者日记中所见的琉球使者
三、嘉靖十三年入京的琉球使者
四、结语
第四章 万历四十五年暹罗国遣明使——明代朝贡形态述论
一、前言
二、明代暹罗国的朝贡
三、万历四十五年暹罗国遣明使
四、结语
第二编 明末清初的海外交流
第*章 明末袁崇焕与朝鲜使者
一、前言
二、朝鲜朝贡路线的变化
三、袁崇焕与朝鲜使者
四、结语
第二章 天启年间毛文龙占据海岛及其经济基础
一、前言
二、毛文龙占据椴岛
三、毛文龙和椴岛(平岛、皮岛)
四、结语
第三章 明末清初中国商船带到日本的海外政治情报
第四章 满文档案和清代日中贸易
一、前言
二、顺治九年都统葛达浑的奏折
三、道光七年浙江巡抚刘彬士的奏折
四、结语
第三编 清代东亚各国的相互认识
第*章 日本江户时代的清人画像资料
一、前言
二、书籍和长崎版画中所见清人画像
三、江户时代漂着唐船的清人画像资料
四、结语
第二章 清代琉球使者所见到的北京
一、前言
二、《琉客谈记》的成书时代
三、琉球进贡使前往北京途中的情况
四、琉球使者所见到的北京
五、结语
第三章 清代沿海商船船员所见到的日本——以中国沿海帆船的漂流记录为中心
一、前言
二、文政五年漂流到萨摩的中国商船
三、漂流到日本的江南沿海商船源泰号
四、江南商船源泰号船员所见到的日本
五、结语
第四章 朝鲜使者获取的台湾、琉球情报
一、前言
二、康熙二十年的朝鲜使者和琉球使者
三、朝鲜使者获取的台湾、琉球情报
四、结语
第四编 清代中国情报之传播海外
第*章 康熙年间武昌兵变在日本的传闻
一、前言
二、传递武昌兵变消息的中国商船
三、武昌兵变的传闻内容
四、结语
第二章 乾隆年间山东王伦起义在日本的传闻
一、前言
二、安永五年来舶风说记
三、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王伦起义
四、结语
第三章 道光十一年湖南赵金龙叛乱在日本的传闻
一、前言
二、天保三年的“通事留书”
三、道光十二年湖南赵金龙之乱
四、结语
第四章 《遐迩贯珍》中所见的近代东亚世界
一、前言
二、《遐迩贯珍》中“近日杂报”所见的近代东亚世界之新闻21。
三、《遐迩贯珍》中所描述的近代东亚世界
四、结语
第五编 清代海外华人与华商
第*章 清代前期的海外移民
一、前言
二、飘洋过海的华人们
三、飘洋过海往新天地迈进——清代帆船与海外移民
四、结语
第二章 来日清人与日中文化交流
一、前言
二、江户时代赴长崎的儒士、医师与画工
三、来日清人与日中文化交流
四、结语
第三章 清末民初福建的海外移民
一、前言
二、福建相关的领事报告
三、福建省海外移民的状况
四、结语
第四章 辛亥革命与神户华商
一、前言
二、清末中国人的来日日记中所见之神户华商
三、辛亥革命新闻与神户华商
四、结语
后记

【前言】 
在日本,称来自江南的商船为南京船。这个时期的赴日南京船已有9只。后来,估计是在清军刚刚占领江南时,从江南启航的一只南京船,“装载着计18箱的生丝、纱罗、绸缎”于1645年7月23日(正保二年六月一日)抵达长崎。接着,两天后的25日(六月二十三日),“支那人向奉行(译者按:江户幕府时的官称,相当于市长)做了报告。从报告得知,在支那,鞑靼人(译者按:满人)逐日占领了大片的重要土地,北京的官员已投降,交出了全部军队,上个月即5月23日,鞑靼人率军八十万占领了南京和附近地带,进而又向南方侵占了六天路程的地方,渡过了该国*大的河川,因而整个国土必将遭到蹂躏和由此荒芜起来”。这就是说,中国商人把当时中国江南的情况报告给了长崎奉行,这些消息后来也传到了荷兰方面。另外,1645年8月13日(正保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的日记记载了一条来自抵港的福州船的消息:“据前天抵港的帆船所传,关于鞑靼人入侵支那的报告是属实的,福州附近正在备战,准备抗鞑靼人的入侵。”
  可见,从日本正保二年(1645)二月至六月间,有五只南京船抵达长崎,这五只船中包括了苗珍实的商船。由于南京船是从弘光帝治下的江南抵达长崎的,因此清军向江南进军的情报也传到了长崎。那么,这些船只后来的命运如何呢?荷兰商馆的日记在1646年6月8日(正保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顺治三年)条中是这样记载的:“去年从南京驶来的一只帆船已启航了。在此以前,尽管奉行曾几次催促他们离港返航,但他们以战乱为由而滞留下来,近日内其他三只船也将起程返航。据说商人中的主要人物都带着现金的绝大部分留在当地,而这回去的人带走百分之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