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瘦燕学术评传(大字版)
  • 陆瘦燕学术评传(大字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瘦燕学术评传(大字版)

正版全新

7.6 6.3折 12 全新

库存4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镜源

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

ISBN9787500267904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元

货号1410792

上书时间2024-03-13

历史迷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陆瘦燕学术评传(大字版)
【书    号】 9787500267904
【出 版 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作    者】 张镜源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12.00元

【内容简介】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陆瘦燕与其夫人朱汝功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目录】 
幼承庭训精勤不倦 

阐发经络指导临床 

全面切诊整体治疗 

处方配穴权衡缓急 

针法精湛术有创新 

热补凉泻破解玄机 

针灸并重每起沉疴 

毫针温针伏针伏灸 

赤诚爱心仁者风范 

坦荡人生风韵长存

【文摘】 
陆瘦燕(1909—1969),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针灸临床家、针灸教育家。江苏省昆山县人,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西门外严庙乡(今上海市嘉定区朱家桥人民村杨家宅)一个针灸医师的家庭。生父李培卿,医术高超,有“神针”之誉。

     陆瘦燕一生从事针灸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和夫人朱汝功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针灸实践,在学术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在医疗上针术精湛,疗效显著。他们阐发经络理论并指导临床;全面切诊,整体治疗;研究行气、补泻手法;提倡温针、伏针、伏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成为江南地区一大针灸流派。在教育上,除了传统带徒外,1948年,陆氏伉俪共同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分别担任社长及副社长。他们亲自编写讲义,答复函授学员的来信提问,一时慕名参加针灸函授班的学子遍及国内外,影响广泛,全国甚至在东南亚很多地方,也办起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他们改进针具,创制“瘦燕式”金、银质毫针及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毫针;研制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与此同时,陆瘦燕还在报刊上连载《燕庐医话》,宣传推广针灸医学。在中医衰退、针灸更是难以为继的境况下,陆瘦燕大力兴办针灸教育,实是延续中医命脉的重要之举。1952年和1955年,为适应针灸医学蓬勃发展的需要,先后开办了两期“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学制3年,设置了中、西医基础课程,采用边教学、边临诊、集体上课、个别带教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针灸医务人才。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为后来上海市历届中医带徒班所吸取,集中教、个别带,自“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始,成为中医教育界一种新的传授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医政策的颁布和落实,中医药事业获得新生。陆氏伉俪在自己诊所内首先改变自古相沿的隔衣进针之成习,采用暴露体表治疗部位,皮肤经消毒后再进行针刺的操作方法。同时,对针具也用煮沸或酒精浸泡方法进行消毒。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是针灸临床上的一大改革和进步,以后逐步成为广大针灸工作者的操作常规。

     1952年,陆瘦燕在私人开业的同时,还参加了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特约门诊工作。1955年,又被聘为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除此之外,陆瘦燕自20世纪50年代始,一直担任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及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他们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开办进修班,为提高针灸队伍的整体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当时,陆氏伉俪已合并诊所,他们上、下午分别接诊,诊所业务繁忙。陆瘦燕的名字在上海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夏季,前来扎“伏针”的患者更多,每天只得限额挂号,患者通宵排队候诊。陆瘦燕从清晨6点开始门诊,30~40个患者一批。先由他亲自逐个切脉问诊、处方配穴、书写病历,然后由学生安排治疗床位,依据病历上的处方,进行体表穴位消毒,再由陆瘦燕进行针刺治疗,而装艾、点火、起针、拔罐等辅助工作则均由学生完成。这样一批接着一批,一直要到午后1点多才能结束门诊。朱汝功从下午2点开始门诊,到6点多结束。除了门诊外,她还要出诊,为中风瘫痪等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治疗。他们虽然辛苦劳累,但是看到针灸医学如此深得人心,患者如此信任,经过治疗,疾病得以痊愈,感到万分的欣慰。

     1958年春,为更好地继承发扬针灸医学,培养针灸事业接班人,陆瘦燕毅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私人门诊,接受上海中医学院的聘请,担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并着手筹建针灸系。同年夏季,全国第*次针灸经络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卫生部、各省市的有关领导及针灸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共同探讨了针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陆瘦燕在会上演示了“烧山火”、“透天凉”针刺补泻手法,使受试者当即分别产生热或凉的感觉。中医针灸的神奇疗效令与会者为之震惊和振奋。会后,在全国针灸界便掀起了研究针刺手法的热潮。

     1959年,陆瘦燕受卫生部委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个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讲学、会诊,进行学术交流,将中国针灸较为系统地作了介绍,引起了苏联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回国后,他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陆瘦燕还历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等职。虽兼职甚多,社会工作繁忙,但他从不因此而影响参加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1960年,全国第*个针灸系在上海中医学院成立,陆瘦燕被任命为系主任,后又兼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集医、教、研于一身。同年,朱汝功亦结束了私人门诊,接受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的聘请,任针灸科副主任。陆瘦燕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始终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工作。他亲自为针灸系、医疗系、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针灸培训班的学生上课,做手法示教,主持编写针灸学不同层次的教材,还研制教具。他主持设计创制的我国第*具与成人同样大小的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于1964年获全国工业产品二等奖;主持设计创制的我国第*套脉象模型,于1964年获全国工业产品三等奖。这些教具的创制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陆氏伉俪为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和传播,还共同整理总结了经络、腧穴、刺灸、治疗等方面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出版了《针灸正宗》第*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位释义)、《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专著。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被国外出版社多次翻译出版发行,影响极为深远。另外,他们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有对针灸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有对针灸理论的深刻阐发,多有独创之见。

     1969年4月,陆瘦燕在近60岁时被迫害致死。1979年3月10日,组织上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陆瘦燕为传承、研究和发展针灸绝学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后人有许多启迪,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他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现代中国针灸学术发展史册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