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调解语言及其效用研究
  • 司法调解语言及其效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法调解语言及其效用研究

正版全新

28.5 6.8折 42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朝阳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62493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8页

定价42元

货号1886352

上书时间2024-09-17

法律专业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司法调解语言及其效用研究
【书    号】 9787562062493
【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    者】 程朝阳 著
【出版日期】 2015-09-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页    码】 368
【定    价】 42.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用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司法调解语言”为研究对象,循着“在调解中研究语言”和“在语言中研究调解”的交叉进路,以外在观察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法理学、语用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录转写的语料实例,分析了我国法庭调解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对我国法庭调解参与者的话语行为进行微观、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本书试图揭示出我国法庭调解活动中各调解参与者的话语行为类型、特征、结构及功能,阐明不同话语行为与角色、目的、权力、修辞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效果,发现我国司法调解活动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做出初步思考,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新时期司法调解实践的有效展开,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目录】 
内容提要
第*章  引论:调解研究的语用学进路 6
第*节  调解研究的三种理论路径 7
第二节  “乡土进路”的调解研究 9
第三节  调解研究的语用学视角及其理据 10
第二章  司法调解与语言 17
第*节  法律与语言研究 20
第二节  司法调解语用学——本书研究概述 25
一、理论基础 25
二、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 42
第三节  几点说明 48
第三章  司法调解的语言结构 51
第*节  法庭调解话语的宏观结构 52
第二节  法庭调解话语的微观结构 57
第三节  小结 60
第四章  司法调解的语言行为 62
第*节 作为社会行为的话语行为:几个关键词 62
一、行为与社会行为 62
二、互动行为与作为互动行为的对话 64
第二节 作为意义单位的话语行为:从奥斯汀到塞尔 66
第三节 话语行为的分类 68
第四节 法庭调解话语行为研究——以“是吧”一词为例 69
一、调解人的话语行为 70
二、被调解人的话语行为 84
第五节 小结 86
第五章  司法调解语言与角色 87
第*节 作为机构话语的法庭调解语言 87
第二节 角色理论:社会学的考察 90
第三节 话语中的角色 92
第四节 法庭调解话语与角色 95
一、法官的角色 98
二、当事人的角色 103
第五节 小结:法官怎么就是法官? 104
第六章  司法调解语言与权力 106
第*节 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力概念 107
第二节 话语与权力 110
第三节 法庭话语与权力研究 113
第四节 法庭调解话语中的权力运作 117
一、话轮分配与管理 118
二、打断与重叠 119
三、重复 121
四、有力话语与无力话语的使用 123
五、使用评论 124
六、话题管理与控制 125
七、重述 126
八、提出警告、维持秩序 127
九、使用问话 128
第五节 小结:调解真的是中立的吗? 130
第七章  司法调解语言与目的 133
第*节 人类行为目的论 133
第二节 话语行为目的观 136
第三节 话语行为目的研究 137
第四节 法庭调解话语中的目的和目的关系 139
第五节  法庭调解话语与目的 140
一、目的与话语结构 140
二、目的与话语内容 144
三、目的与话语方式 146
四、目的与话语策略 147
第六节 小结:以沟通性消解目的性? 150
第八章  司法调解语言与修辞 154
第*节 法庭调解话语的说服性 155
第二节 西方古典修辞学的人文传统:亚里斯多德的说服修辞 156
一、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定义 158
二、亚氏修辞的三种属类 158
三、说服论证的三种技术手段或形式 159
    第三节  法庭调解话语中的说服修辞探析:以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学为视角 161
一、调解导入阶段 162
二、事实陈述阶段 163
三、问题澄清阶段 165
四、提议办法阶段 166
五、挑选办法阶段 167
六、达成一致阶段 169
第四节 小结:修辞学死了吗? 170
第九章  总结:司法调解语言研究的启示、问题及其他 173
第*节 主要发现 175
第二节 可能的启示 179
第三节 关于司法调解语用学 181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82

【文摘】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本书是关于司法(法庭)调解语言的使用(话语)研究,司法调解话语作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著作始终,将各章节内容串联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意义整体。本书的主体部分包括司法调解话语本体(结构、行为)和司法调解话语在法庭特定语境下的功能,即司法调解话语与各种语境要素(目的、角色、权力、修辞)之间的互动两个维度。当然,这种所谓本体与功能/效用的(或语境互动的)区分,并不是彻底的、绝对的,在具体章节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论述的过程中,两者常常会相互交错、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因此,本书在结构安排上,除作为引论和导入部分的第*章、第二章和作为结论部分的*后一章(第九章)之外,文章的主体按照侧重内容和分析角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部分:第*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五至八章。相比较而言,第*部分主要是一种去语境的(de-contextual)、本体的、静态的分析,第二部分则更多的是一种语境的(contextual)、功能的、动态的研究,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试图通过一静一动、本体与功能并举的分析,全面揭示出我国司法调解语言及其使用的真实面目。这两大部分共同构成了本书的核心。
  在第*章的引论部分,我们将对学界就本书所涉及的论题——调解——所做的一般性研究进行介绍,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类为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理论路径,并简要论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缺陷),继而提出本书所要采取的独特的“语言学”进路。接下来的第二章是对本书内容的一种概要式的介绍,首先对本书所属的法律语言学这一学科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做了一番粗略的梳理,目的是为本书将要展开的我国司法调解语言的语用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学科背景和理论框架。随后,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法律语言学(或司法语用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本书将要具体完成的司法调解语用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本书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以作为对本书正文的一种导入。
  本书正文的第*大部分,即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我国法庭调解话语的一种静态分析,换言之,主要是一种脱离语境的、将语言(话语)作为对象的描述性研究。第三章(司法调解的语言结构)描述了整个法庭调解话语的结构,包括宏观上与整个调解过程相关的结构模式和微观上与具体的调解话语活动、话语行为相关的话语互动模式。第四章(司法调解的语言行为)是关于调解话语行为本身的论述,在这一章中,作者对与话语行为相关的各种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实际语料,具体分析了不同话语行为的功能和作用。
  从第五章开始一直到第八章,是本书正文的第二大部分。如果说正文前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一种脱离语境的、本体的、静态的分析,那么这一部分的内容则更多的是一种语境结合的、功能的、动态的研究。第五章(司法调解语言与角色)作为第二部分的开始章节,首先论述了法庭调解话语作为一种机构话语的性质和特征。本书作者认为,法庭调解话语作为机构话语的典型形式,主要是由法庭话语中的角色、话语目的、话语策略、话语中的权力使用等要素构成和决定的,并通过这些要素与各种话语之间的互动展现出来。因此,第五章的余下部分以及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可以说是对我国司法调解话语机构性质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都是以调解话语的机构性作为论述的基础和前提的。在第五章随后的内容中,作者分别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具体考察了调解话语中的“角色”(话语活动中的社会角色和话语角色)概念,以及我国司法调解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与调解语言使用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六章(司法调解语言与权力)对法庭调解机构话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权力作出了探讨。本章从“权力”概念的社会学考察开始,描述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和前人对法庭话语中的权力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真实的语料示例,对法庭调解话语与权力互动作出了自己的论述。
  在第七章(司法调解语言与目的)中,作者从学者们对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话语中的目的问题的研究出发,认为法庭调解话语行为属于目的性、社会性的行为,以此为基础具体论述了法庭调解话语中的目的和目的关系,以及目的和目的关系与话语运用之间的互动。
  在第八章(司法调解语言与修辞)中,作者认为,调解就是一门言辞说服的艺术,说服性是调解话语的基本属性。作者接着对西方古典修辞学中以理性说服为特征的人文传统进行了考察,认为代表这一传统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说服修辞学思想与调解的说服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契合性,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论及的说服技巧可以创造性地运用于法庭调解话语实践,以增强调解话语的说服性,实现调解活动的说服目的。
  第九章是本书的结论部分,尝试着对我国司法调解活动中的语言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问题做出初步的分析,并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重要发现和可能启示,指出了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设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