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峡江的转弯处
  • 在峡江的转弯处
  • 在峡江的转弯处
  • 在峡江的转弯处
  • 在峡江的转弯处
  • 在峡江的转弯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峡江的转弯处

19 4.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金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行甲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8687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9180001

上书时间2024-12-25

书道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

初写这本书的动机来自于出版界朋友的邀请。他们建议我把过往的人生经历写出来,或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我起初有些犹豫,因为我觉得写回忆录还早,而且写回忆录也有把自己当作名人的做作感,是明显的自不量力。和儿子深入讨论之后,儿子建议我不写成回忆录,而是类似于“浮生六记”一样的自传体随笔,从小的、真实的事着手写,记录而不是总结。不需要迎合,就是坦诚地记录,可以写脆弱的东西,迷茫的东西,不完美的东西,不知道答案的东西。写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文字也会有意义。

我把这本书的主题定为“人生笔记”,整体按时间顺序写,共七记。记“我和我的母亲”,从童年岁月写起;第二记“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主角是我的爱人,从大学生活写起;第三记“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主要讲的是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第四记“人生的巴颜喀拉山”,讲述的是我在清华的学习生活;第五记“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记录了我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第六记“在峡江的转弯处”,算是整体上回顾了我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第七记“你好,我的下半场”,讲述了我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动笔之后,才发觉写的意义。

在灯光下平静地回忆,一些记忆深处的往事慢慢浮现。我很庆幸我在此时动笔了,在那些尘封于角落的记忆还没有彻底消逝之前,把它们记录下来,其起码的意义是可以留给后代,告诉自己的儿孙他们的长辈曾经怎样地爱过,曾经怎样地活过,又曾经怎样地释然。初稿写完之后,儿子是个读者。儿子说他看到了一代人的剪影。是的,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一点价值,我觉得那就在于我试着写出我们那一代人的酸甜苦辣。我出生于1971年,即将年满五十。我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正好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在刚刚上学的年纪,“文革”结束,正常的教育秩序得以恢复;上中学和大学时,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带着我们走进了诗与歌的年代;大学毕业时,正值改革开放深入,东方风来满眼春;参加工作这些年来,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期,多元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就如罗大佑早期的成名曲《野百合也有春天》,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头脑里都会出现一朵山谷里盼望春天的野百合。这个意象,像极了我的上半场人生,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这些偏远山村出生长大的孩子,也可以迎来人生的春天。

时代给我们那一代人的馈赠,就是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我们年轻的时候,有“富二代”“官二代”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理想,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是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

所以,我们那一代人终留给后人的体会,将是我们不急着油腻,不急着摆出一副老子有钱了的样子,不急着做踩着万骨枯而功成的那个将,不急着成为成功后自己都不会喜欢的那个人。正在发生的事都会很快成为历史,但过去的历史又常常会出现在未来。我在想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的人们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时代。我觉得他们有可能说这段历史就像是草根的洪流冲击在峡江的转弯处。



导语摘要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从本书中,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

陈行甲


湖北人,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共党员。历任镇长、(县级市)市长、县委书记等职。2016年任期届满拟被提拔时辞去公职,创立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开展公益创新、大病救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关怀、防灾救灾等方面的公益项目。现为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特区社会工作学院特聘教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2019年《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等荣誉。



目录

前言  在峡江的转弯处 


序   “奇葩”同学陈行甲 


记  我和我的母亲 


第二记  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 


第三记  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 


第四记  人生的巴颜喀拉山 


第五记  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


第六记  在峡江的转弯处


第七记  你好,我的下半场 


后记    50 岁,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前起飞在黄昏前


跋     父亲的礼物 



内容摘要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从本书中,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主编推荐

陈行甲

湖北人,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共党员。历任镇长、(县级市)市长、县委书记等职。2016年任期届满拟被提拔时辞去公职,创立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开展公益创新、大病救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关怀、防灾救灾等方面的公益项目。现为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特区社会工作学院特聘教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2019年《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等荣誉。



精彩内容

邓一光

我和作者次见面就在隔壁,他送了我这本书,我用两个晚上看完,然后告诉王芳,这本书很好读,而且很有意思,“一鉴阅读”首读就读这本书吧。我之前不知道作者其实是个网红人物,没想到之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本书成为一本爆款书,如果放在现在我就会对王芳说,我们不分享这本书了,在这个背景下分享它可能会出现不怎么安静的解读。

我的分享从哪里开始?前天晚上在深图我对作者说,你不要把自得放在你文字的优美上,谈结构和写作技巧,这本书几乎可以不谈,至少它没有从这方面吸引我。我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本书的书写行为已经溢出了文学。我这样说有语境,溢出文学不等于大过文学视野,文学给世界和人生提供的内容甚至不是哲学、宗教能提供的,我更愿意站在这个角度上分享这本书。

我先说一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个人对书写者在书中自我完成的看法。作者首先具备了多重人格有效整合的途径和强大能力,展现的是一种自型人格的完整性和完美感,这是一个支持他外部行动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在这本书里他提供出了成就他的过去、呈现出他的现在,但尚不能判断能否支持完成他的将来的有趣人格。

从文学角度分享这本书,会发现作者有着强烈的自恋,这个自恋建立在作者对自我人格描述的洁癖和神圣化要求,和对自我人生立场的确定和选择的毫不怀疑上。作者从乡村考入湖北大学,接着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步入仕途,从县地级市市长做到县委书记,在这个过程中飞快地完成了社会人格塑造,但不要忽略文学上的自型人格,很多人的自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整合好,一塌糊涂,而这本书的作者整合好了,足以让他面对这个世界。他的自恋根源从哪里来?他从哪里获得了情感力量和理性力量的支持?注意作者在本书开篇记和第二记的内容描述,他母亲和妻子。我开始读的时候没有在意,只是想知道一位做慈善事业的人在生命中做了哪些重要选择,读完第六记后我反回去重读一记和二记,我觉得真是好啊,作者不是在书写中,而是在生命中获得了人格统一的源支持,他的书写不过是在佐证这一支持。

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不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真实,从这个角度讲,作者书中写到的内容超过百分之八十是真实的,可以相信的。但从文学意义上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这个真实是怎么被印证的。作者的自我人格塑造很大一部分缘自他母亲,母亲提供现实源流部分,是作者人格形成的起点,也是主显部分,精神资源部分,我们讲这是源动力。皮格马利翁这部分,一个人主观能动地去完成的自我塑造的后续动力来自于哪里?答案是作者本人。在书写行为过程当中,他在对母亲的描述上采取的不是赞美,而是神化手法。我相信他母亲就是一位完美女性,这个不用质疑,质疑对哲学有意义,对于文学没有意义。对文学什么有意义?怎么去塑造这种神化,建立人物的合法性。前天在深图,王芳没有提前告诉我,我在分享会上要做什么,讲什么。到那儿以后作者临时说,他讲一个小时,邓老师你拿半个小时对文学青年做一个点评。我说这不平等,我不参加不平等的活动。我后来做的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话,只问了作者三个问题,半小时时间基本被话语欲望强烈的作者占去了。我对读者说了这样一句:“通过阅读了解陈行甲的书写和行为是相对容易的。”我也分享了次见到作者时的感受,牛仔裤、白衬衣、背着双肩包,和前天在深图的穿着一样——请注意,在衣着上作者几乎有强迫症。但是,在这些形象下完成的这本书,文字有这样的穿透力,不是他个人经历的曲折和对官场规律的冒犯,而他对母亲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真实纪录,已经进入了强有力的文学塑造,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力量强烈的升华形象,作者的人格形成,与此有意义上的关联。

我要分享的第二点是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妻子。我初的阅读体验是作者相当自恋,相当文青,先写母亲再写女友,所以感觉平常,但当我读到他在美国那一段,我突然觉得这本书的阅读有意义了。不管作者走多远,不管他遇到什么文化背景,他有一个精神家园不会丢,他的讲述永远不会丢开两样东西,母亲、妻子,他是仰着头看母亲和妻子的,这也是我对作者本人好感的一个原因。我们在个人表述时很难不宏大叙事,写作过程中摇摆性也很大,作者对妻子的描述,包括对母亲的描述,你看他并不是没有情感递进过程,但上来就很强烈,而且非常坚定地迷恋,与他表达的信仰内容和立场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你若不信你拿什么进行文学书写?你困惑也正因为对信的缺失和不满对吧?

回到人格,如果说母亲完成了对作者人格的初始塑造,给了他根源情感文化的遗传密码,比如什么叫善良,什么叫正义,应该怎样对待他人……这是一些传统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但母亲没有给他社会性价值判断,人之为人,得回答社会人这一部分,那么后者是妻子带给他的。妻子完成的是对作者人格的重塑或者说调整,当你读到他写妻子在他患抑郁症时的所有想法和做法,注意,他的笔触又情不自禁地神圣化妻子了。抑郁症是人的异化点,这个文学镜像太重要了,在抑郁症的特殊时期,在他身患抑郁和走出抑郁的过程中,完全是由他妻子做出了理性判断,在时间赶到他身边,在他放弃的时候劝他坚持,自始至终相信他,他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被再塑,我相信这是现实生活的事实,但在阅读中,我更注意它用古希腊人神共体的文学手段神圣化对象的过程。

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写作者的人格,了解写作者为自己找到崇拜、归附、皈依这些宗教或类宗教的,并且通过不断的强化帮助自己从情结到人格的整合塑形,当我们找到这个,对这本书的理解就不存在丝毫障碍,就知道这类书写之所以能够征服多数读者的部分原因,这可能打破我们对一般性现实社会关照书写的类比,而作者的确做到了。我相信诸位接下来会谈到关于他的写作真实性,以及这本书拥有的力量、勇敢、真诚这些内容,而我关心的还是作者的书写源头,甚至于,是他整个人生行动的源头。

 

你说陈行甲是不像官员的官员,我提供一个信息。上午通过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朋友非常熟悉作者。我说到作者怎么整合人格问题。朋友说网上有一个视频你可以去看看,是作者在一次会议中的录像,你看了那个之后会觉得吃惊,作者和多数官员一样满脸厉气,开口就是我是一把手啊!你看了以后一点都不觉得他可爱,这与他书中写到的自己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朋友没有考虑人格整合这件事情。

为什么我阅读这本书会从人格进入?因为当下网络化写作和流量传播盛行,写作不是由意义而是由商业价值决定的,人们面对世界表达文学意义上真实自我的机率几乎为零,在阅读中获得真实感受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还能做到真实的是一些边缘作家、艺术家、生活家,前提是他们已经解决了经济问题,有可能在世界这个前提下保持自我真实。可以这么说,权力越大者越没有完整人格,越没有面对世界的人格真诚,包括现在大众喜欢的比尔·盖茨、艾隆·马斯克,他们都是靠整合来完成有利于自己生命实践的人格。那么作为读书多一些的普通读者,我们怎么确信这本书,判断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绝大多数读者是在读一本畅销读物,读完以后大家结束在传奇、真实、感动这些同理心基点上。13万读者我不知道有没有3千人在文学意义维度上阅读这本书?作者本身是个强有力的行动者,他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中间有很多人格的东西在支配和支持他,你要相信的是这个。

 

我们能看清楚他在书中描述的他的过去和现在,但是还看不清楚他的未来。前面两部分轨迹清晰,作者不复杂,但是当一个人的能量超过了他面对事物的复杂性的时候,就会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以我目前的阅读,作者在任何时候绝不会离开母亲、妻子、孩子这三亲情话题,他谈任何事情都会从这三点找到理由和解释,他不会把亲情牺牲掉,这一点我喜欢。但要看到,他描述的亲情不单纯是血缘和家庭关系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源头性亲情。他很多重大决定,很多人生转折点并非在为家庭和亲情考虑,但是他的亲人和家庭仍然和他站在一起,即使明显有所牺牲,他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亲人和家庭的理解支持,这也是一个神话表述。

 

关于作者辞官问题,吸引很多读者,理由很简单,他被人袭击过,他家里人受到过威胁,他患了抑郁症,他遇到了他本人力有不逮的打压。显然,他的肉身已经不能应付这样的现实局面,在现实层面他不可能在官场保持人格的完整。如果继续为官,要么他跟官场妥协,比如他说辞官前已经确定了他的提拔,注意这个提拔,它可能是一个不能让他释放的岗位,等于冷藏起来,他燃烧的生命反而会被消耗,甚至他会成为一个异化的自己,这与他人格形成的诉求是两股道。他反复说自己像“打了鸡血”,反复说他吃多少都不胖,这些意味着消化功能极其好,文学语言就是,不管输入什么都可以转化为内在动力,从世界上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件中吸收到的都是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养料,但是这样的完善和圣洁化在为官时是不行的,为官必须妥协和中庸,所以,官做到一定程度他的人格就受到限制和损伤了,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的辞官内容具备一定的决裂烈度,不是婉惜,而是必然。

 

很多读者为作者人生下半场转身做公益感动,这是外在地阅读,要沿着内在阅读它的发生。作者在清华读研时知道了现代慈善是什么,他导师中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他看到了现代慈善做得非常大,非常好。然后他回到湖北,作为湖北后备干部到美国读书,这个经历对他太重要了,让他跳出之前的视野去看这个世界,这是一次突然发现,这样的世界才接近他对整个世界之前缺失掉的想象部分,这与他的人格底色契合了。他的性格或者说他的整合人格决定了他要做大事,像圣人一样造福于更多人,那么他用什么方式来完成夙愿呢?社会慈善。他不缺现代慈善事业的理性思考,你看他的儿童血液病项目就知道,但他在书写中表达了另一层神圣化语言,这一套语言从他在从娘胎中出来时就开始铺垫了,我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他的现实行为,是他的书写。他现在做的慈善项目,黔东南是一个,传薪计划是一个,但我觉得有认知价值的是在河源做的儿童白血病项目,这个项目用现代公共社会管理的一套先进思维和科学方式,表面上看每年筹一千多万,帮助几百个家庭完成救助,但深层内容不止这样。举个例子,他做完项目调查后会以相关全流程各环节细致调研报告方式和政府互动,比如部分白血病药以老百姓目前的收入很多人吃不起,进入公费医疗菜单,专家有时也无能为力,需要相当的耐性慢慢磨。他怎么做?他觉得既然医保制度上有缺陷,就去推进制度改革,居然在某些领域里就做成了。他这样的思路和做法在涉及医疗系统的慈善公益项目里确实没有,他在铺一个网络,建设一种模式,做一套慈善文化和项目体例,然后把这套模式提供给政府,推动社会改变,他希望在体制上去促使政府对不完善规则的制约做出改变。所以他做慈善不止于简单做善事,他要改变这个世界,在文学上就是把自己从虚拟人格中的自我设定做到现实真实中去,做成一个真实的“圣人”,这一点反而是他当官员时做不到,或者更难做到的。对照着看他在巴东县时对艾滋病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照,能明显感觉到不同角色、不同位置做法和成效上的差异。这样看他人生下半场的慈善公益,做融合和社会的推进者,一切迎刃而解,一切都是合理的。

他从小在“贵人”的积极心理暗示中长大,到现在已经不需要,已经完成了他的人格塑造。图书馆演讲那天他两次动容,泣不成声,有听众两次跑上去送纸巾,你们觉得是表演?当然不是。我们说到陈行甲的自恋型人格时要格外注意他自我完善的那部分,对于普通人,我们从小长大过程中的自我完善那部分往往是不充分的,他比大多数人在人格进化上到位,这样的人不可推人及己,人们都这样的愿望,但非常难做到。这里面有一个对于真实的界定,什么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吗?没有。所谓的客观是指向于对这个人物有没有相对自我完善的人格塑造,说陈行甲的书写真实,其实说的是他已经完成自我内心真实的完塑。换句话说,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底极趣味的人,一定是人格整合好或相对整合好了的人。

我跟王芳做过交流,我问她知不知道我们的写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真实性的核旨是什么?是书写题材真不真实?世界的发生真不真实?你和现实生活之间屏蔽掉了不再真实?都不是,真实性这个核旨是你对自己真不真实。对自己的真实很容易做到吗?我认为不然,多数作者都会认为他是真实的,他对自己是真实的,那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你的人格塑造完成了没有。我们都有多重人格,未经整合时都会遇到冲突和分裂,高光、暗灰和黑暗,请问怎么整合,在什么契合点上整合?举个例子,前天晚上有听众请作者谈谈他在县委书记任上反腐反掉876个人的事。作者没有像一般性的讲述使用主流话语,比如中国面临着什么,人们应该怎么做,面对黑暗恶势力怎么去斗争。他没有这么说,他只说他们要搞我,那我就不服,他对斗争的解释是这个。这说明作者坚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做谁,而不按一套大而虚空的体制文化要求使用语言,这哪里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直人,他在关键场合上的选择恰恰让他相对完整的人格得以显露,这对写作者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才说,相对于传统文学理解,《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可能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它有现在文学作品中稀缺的东西,是文学应该呈现而绝少呈现的。

 

 



媒体评论

时间:4月5日  15:00——18:00/地点:邓一光文学艺术工作室

一鉴阅读.首场读书沙泷——《在峡江的转弯处》

 

邓一光

我和作者次见面就在隔壁,他送了我这本书,我用两个晚上看完,然后告诉王芳,这本书很好读,而且很有意思,“一鉴阅读”首读就读这本书吧。我之前不知道作者其实是个网红人物,没想到之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本书成为一本爆款书,如果放在现在我就会对王芳说,我们不分享这本书了,在这个背景下分享它可能会出现不怎么安静的解读。

我的分享从哪里开始?前天晚上在深图我对作者说,你不要把自得放在你文字的优美上,谈结构和写作技巧,这本书几乎可以不谈,至少它没有从这方面吸引我。我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本书的书写行为已经溢出了文学。我这样说有语境,溢出文学不等于大过文学视野,文学给世界和人生提供的内容甚至不是哲学、宗教能提供的,我更愿意站在这个角度上分享这本书。

我先说一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个人对书写者在书中自我完成的看法。作者首先具备了多重人格有效整合的途径和强大能力,展现的是一种自型人格的完整性和完美感,这是一个支持他外部行动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在这本书里他提供出了成就他的过去、呈现出他的现在,但尚不能判断能否支持完成他的将来的有趣人格。

从文学角度分享这本书,会发现作者有着强烈的自恋,这个自恋建立在作者对自我人格描述的洁癖和神圣化要求,和对自我人生立场的确定和选择的毫不怀疑上。作者从乡村考入湖北大学,接着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步入仕途,从县地级市市长做到县委书记,在这个过程中飞快地完成了社会人格塑造,但不要忽略文学上的自型人格,很多人的自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整合好,一塌糊涂,而这本书的作者整合好了,足以让他面对这个世界。他的自恋根源从哪里来?他从哪里获得了情感力量和理性力量的支持?注意作者在本书开篇记和第二记的内容描述,他母亲和妻子。我开始读的时候没有在意,只是想知道一位做慈善事业的人在生命中做了哪些重要选择,读完第六记后我反回去重读一记和二记,我觉得真是好啊,作者不是在书写中,而是在生命中获得了人格统一的源支持,他的书写不过是在佐证这一支持。

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不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真实,从这个角度讲,作者书中写到的内容超过百分之八十是真实的,可以相信的。但从文学意义上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这个真实是怎么被印证的。作者的自我人格塑造很大一部分缘自他母亲,母亲提供现实源流部分,是作者人格形成的起点,也是主显部分,精神资源部分,我们讲这是源动力。皮格马利翁这部分,一个人主观能动地去完成的自我塑造的后续动力来自于哪里?答案是作者本人。在书写行为过程当中,他在对母亲的描述上采取的不是赞美,而是神化手法。我相信他母亲就是一位完美女性,这个不用质疑,质疑对哲学有意义,对于文学没有意义。对文学什么有意义?怎么去塑造这种神化,建立人物的合法性。前天在深图,王芳没有提前告诉我,我在分享会上要做什么,讲什么。到那儿以后作者临时说,他讲一个小时,邓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