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
¥
5
1.7折
¥
29.8
七品
仅1件
作者[德]鲁特维克 著;韩洁 译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5-0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鲁特维克 著;韩洁 译
-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05-01
-
版次
2
-
ISBN
9787801057433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5页
-
字数
370千字
-
原版书名
Bismarck
- 【内容简介】
-
《俾斯麦》的目的是要描绘一个因为连连得胜而四处找事的将军的形象。在这《俾斯麦》里,把俾斯麦写成是一个满肚子都是骄傲、勇敢和怨恨的人——这一种元素构成了他性格的基石。至今,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如果要想真正了解他,我们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历史人物常常是有机的统一体,性格构成比较繁杂。我们不必用学院方法,不需要许多注解,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把这种人物绘出具体形象,作为世人的榜样或警告。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人称铁血宰相。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地区申豪森的容克家庭。他2岁时随父亲移居其尼普甫霍夫庄园,并渡过了自己的童年。于柏林接受初等教育,后来入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逐渐形成极端保王的立场.为人桀骜不驯,脾气火爆,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且仅受伤一次。大学毕业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后因为屡次违反纪律和对上司不满而去职,并回到家乡管理领地。后成为当地堤坝主管,并参加了普鲁士联合省议会。
1848年,德意志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入京勤王。因其极端保王思想而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所认识.
1851年~1858年,受国王任命为普鲁士邦驻法兰克福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2年改任驻法大使. 在任驻俄大使期间,因为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错乱,其弟威廉一世任摄政王.后腓特烈威廉四世病死,威廉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并与议会发生“宪法争执”,政局动荡,在陆军大臣罗恩保荐下,俾斯麦于1862年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一向政治立场强硬,常用恫吓威胁手段以达到目的.但是在其成为首相之际,其政治立场发生变化.由单纯的顽固保王分子变成以“德意志”为目标的政治家,并逐渐与极右顽固派决裂.
俾斯麦当上首相的第一周,他在下议院一次会议上即兴说道:“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原来,许多世纪以前,德国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这种群龙无首的情况名闻欧洲。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各封建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维也纳会议决定组织德意志邦联以承接被法国在战争中彻底摧毁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邦联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邦共34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所谓邦联,只不过是封建帝国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已。由于分裂不利于自由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德国统一成为了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要求,成为了历史必然趋势。
形势显然对当时具有较强的两个大国有利,那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奥地利想以自己为中心来统一德国(所谓“大德意志”),并希望把普鲁士与别的小国一样,包括在内。而俾斯麦心中的以普鲁士为中心的统一则不同,他计划要在统一的国家中排除奥地利(即“小德意志”)。
50年代初,普奥争霸中奥地利处于较优势地位。1848年革命后,普鲁士趁机意欲统一。1850年5月,奥地利在法兰克福召集全德代表会议,会议在奥地利的操纵下要求恢复全德议会,并由奥、普轮流担任主席。普鲁士拒绝。奥地利联合他国威胁普鲁士。普鲁士最终妥协。普鲁士称其为“奥尔米茨之辱”。此事件加剧了普奥关系恶化。50年代末,普鲁士与众多德意志小邦发展了经济联系,建立“关税同盟”。并利用1859年法、意与奥地利打仗的机会,企图迫使全德议会交出领导权。
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这正好为他的铁血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知,议会里的资产阶级议员有着很强的软弱性,没有勇气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开表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获胜!”同时,他还知道,一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
1863年末,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邦联的施列斯维希和霍尔施泰因。次年初,俾斯麦以此为由对丹麦作战。奥地利亦随之参战。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联军,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也得到了霍尔施泰因。“铁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打败奥地利并不象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一再挑起摩擦,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霍尔施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邦反对普鲁士。普奥战争爆发。
1866年6月,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主力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结果,普军获胜。10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包括国王在内的多数人提议一举攻入奥都维也纳时,实际而有政治远见的俾斯麦拼命抵制,他估计到法俄会出面干预,另外,他一旦和奥地利签订宽松条约,那么未来奥可能成为德潜在盟友。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被迫宣布退出德意志。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北德意志联邦。这时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个邦国(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邦国,但他知道,法国一定会干预,导致德国的统一难以实现。所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在1870年,以“埃姆斯电报”事件为导火索,普法战争爆发.普军大获全胜。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德意志的统一最终实现。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他采用这种政策,终于使德国走上统一。
统一后,俾斯麦一方面对内以军工业为主导发展经济,并同时颁布《五月法令》挤压以中央党为代表的天主教的势力,颁布《非常法》镇压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者极其政党社会民主党。同时,他也领导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福利系统.另一方面对外展开“均势外交”,维护欧洲的相对和平以利于德国发展。威廉二世上台后,二人发生严重冲突。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1898年7月30日去世。
- 【目录】
-
第一卷 闲人
武士的后代
逆子
狂放少年
涉世之初
不甘寂寞的小乡绅
一段柏拉图恋情
玛丽之死
订婚与信教
投身政治
当选议员
危机时刻
初露锋芒
婚姻生活
外交官
第二卷 斗士
第三卷 功臣
第四卷 执政
第五卷 逐臣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