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全新 正版 发货快 放心下单
¥
34.3
3.5折
¥
98
全新
库存75件
作者李定一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定一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229134105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812页
-
字数
528千字
-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中华史纲》是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李定一创作的中国通史杰作,起于上古传说时代,止于近代辛亥革命巨变,记叙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变迁。
作者独具匠心地将中华历史划分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创始与发展、新陈代谢、定型、发展和没落六个时期,以司马迁式的典雅简练文笔,对几千年的史事进行了浓淡分明的叙述,虽为史纲,但“简得其当”。
对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作者皆能从独特的角度阐发新颖的见解。如从全球文明史的角度看待大禹治水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于后汉士人只知有家庭、朋友、师生的士风中,探讨东汉末年分裂格局形成的时代因素;从北魏孝文帝的教养背景中去探寻他力行“汉化”的原因;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断里寻找鸦片战争爆发的缘由等。此外,对于一些似有定论的“史实”,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王莽篡汉、五胡乱华、大运河的修建等,他都根据翔实的史料做出了可能更符合历史情境的分析与判断。如此等等,至足彰显他独特的思辨史观、高远的历史格局和浓厚的文化情怀,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品味历史的意蕴。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学过历史的文科生,我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事儿并不陌生。即便如此,在阅读李定一教授的《中华史纲》时,我仍感到异常新鲜、惊喜连连。
李定一在自序中说希望能撰写一部“一般人都能够阅读,而且愿意读下去的中国史书”。他做到了这一点。
二十岁受教于钱穆、陈寅恪、张荫麟等名师,二十七岁在英国跟随国际关系史学者韦伯斯特阅读西方史书,李定一对于西方史书深入浅出的撰写方式印象深刻,所以他准备三十余年,近七十岁提笔撰写《中华史纲》时,力求“人人易懂”。
他运用的语言很简洁,且有一种典雅的质感;叙述历史的方式颇似司马迁,精炼而犀利,常常只用几百字,便将一个王朝几百年的兴衰变迁择要勾勒,或将一个历史人物几十年的生平、多面复杂的个性传神道出。如此一来,即使是熟悉的历史,经由他的叙述,也变得别有味道。
与动辄好几册的其他中国通史类图书不同,《中华史纲》篇幅适当,能让读者“快速、清晰地了解本国历史”。虽为史纲,又“简得其当”,详略有致。
冯友兰曾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史纲”不是事件和人物的简单罗列,在有限的篇幅里,将几千年的历史讲述得详略有致,需要著者运用史学家的智慧,对史实做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李定一坦言自己曾经因为某人或某事应该配置在何处而久思不决,甚至打麻将时也想着这件事。虽是笑谈,可见其用功之深。
“一般人都能够阅读”,通俗加好看即可;“愿意读下去”,则非有打动读者的独到见解不可。《中华史纲》深深吸引我,并使我反复阅读的,便是遍布全书的独到见解: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两件事,且秦始皇“坑的是方士和术士,而不是儒生”;六国的民族主义和复国主义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王莽是顺应民意登上帝位的而不是篡汉;引起隋朝民众叛乱的,不是修建大运河,而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失败;终北宋之世,耗竭宋廷人力、财力最甚者是西夏而非辽;“郑和下西洋”并非为了寻找建文帝,而是寻找对付强大的帖木儿帝国的同盟;清代朴学兴起,不是因为文字狱,而是受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李定一不是为故意吸引眼球而发哗众取众之论,也没有借用西方某种最新理论,做看似新颖实则牵强附会的分析。他不过是未受框架和窠臼的束缚,解除人为的遮蔽,用慧眼考察史事,所以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他从独特的角度发他人所未能发之议论,于平常处见大功力。如从洪水对全球各民族的挑战谈大禹的地位,从西罗马帝国为蛮族覆亡论汉武帝大破匈奴的意义。秉持大格局的历史观高屋建瓴,历史事件的意义与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完全不一样。
客观、理性,是《中华史纲》的书写特点。他写《中华史纲》,其叙述之客观,令人尊敬,也令人赞佩。尊敬他不偏不倚,即使在论述中外之事时,也不因民族立场而做狂妄自大之论;赞佩他面对人与事的纷繁枝叶,总能条分缕析,把握重点又兼顾全面,不似他人顾此失彼。
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历史人物的个性和作为复杂多变。当别人纠结于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用“好”与“坏”的道德概念去进行简单评价时,李定一只是客观、理性地将前因后果、好坏优缺、影响波及剖析得透透彻彻。与偏颇的争论相比,展现历史的全貌更为重要。
李定一的书写是丰富而有温度的。他不仅写王朝更替、制度变迁,也写百姓生活。他说殷(商)人有吃狗肉的习惯,祀典中通常都有犬;又说唐代人生活很奢侈,一场喜酒,“动辄万计”。
有人说李定一是抱着一颗阅历丰富的心来写《中华史纲》,这实在是精辟之论。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古稀老人,他对于历史的认知,自有其老辣之处。如他从人性的角度,对后汉外戚与宦官权力斗争的深刻分析就令人叹服。“外戚虽专擅,但多少有士大夫出身的背景,排斥异己,固不遗余力,而对舆论清议,却尚略有虑忌。”“宦官的来源不外是罪犯与贫穷者,或丧风败德无法容身闾里之无赖,原本殊少熏陶士大夫那一套道德操守,他们根本不在乎舆论清议,而清议却去反对他们,结果如何,可想而知。”通过他犀利的分析,我们读懂了人性,读深了历史。
读《中华史纲》,培养和锻炼的是看待历史和思考历史的思维,如因果思维、现场思维、本质思维,等等。历史不是支离破碎的事件、人物,而是因果沿袭的积累,吕后是文景之治的奠基者,北魏近百年的均田制奠定了隋繁荣的基础;只有站在历史现场的角度,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如果对西汉人崇信“五德终始说”有所了解,我们便能认识到王莽代汉在当时是顺应民意的行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汉武帝以布衣为丞相,并非在于破格用贤才,而是不满政治上丞相总揽天下庶政的传统……在不知不觉中,你对历史的认知更为深刻,你看待历史的眼光,比别人更智慧。
最后,关于如何阅读《中华史纲》,我有两个小小的建议。一是不易读得太快。读得太快,只会看到熟悉的历史,却错过了作者散落在各处的精辟论断。二是正如一首好曲子会有一段前奏,《中华史纲》也有几章的铺垫。性急的读者,可以从《第五章:“中华世界”的创始》开始阅读,直接体会更多的精彩。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李定一(1919—2002),字方中,重庆铜梁人。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知名教授,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四十余年,专精于中国近代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
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系,受教于钱穆、陈寅恪、张荫麟、邵循正等名师。毕业后由钱穆先生推荐,在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哲史研究部担任研究助理。
1946年进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师从著名的国际关系史学者韦伯斯特(韦伯斯特曾经指导费正清确定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向)。求学期间,于伦敦、巴黎与罗马教廷所藏图书档案中多方探求史料,奠定了其日后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独具一格的基础。
1953年整理一百五十余万字中国近代史手稿,抽绎要义,以精辟的论史方式显现多年史学研究心得,完成《中国近代史》一书。此书颇受史学界重视,英译本于1970年出版。
1955年成为台湾大学历史系专任教授。为保存前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与知名学者包遵彭、吴相湘等共同编辑《中国近代史论丛》两辑十八册。
1956年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指导该校中国近代史博士班学生的学术研究,且开始注意近代中美外交史问题。
1960年,《中美外交史》(第一册)出版。
1963年,应钱穆先生邀请,赴香港任教,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历史学系系主任,1966至1968年兼任文学院院长,与严耕望、全汉昇、牟润孙、罗香林等知名学者一起,为香港史学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1969年后定居加拿大。曾于1971年至1972年到杜鲁门总统图书馆阅读中美外交档案。
1976年,应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之聘,返回台湾任教。
1978年,修订出版《中美早期外交史》。
1986年,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三十余年之久的《中华史纲》出版。
李定一强调研究历史要有“史德”,即对历史要秉持客观、持平的态度。作为教授,他是学生眼中“有个性的历史学家”,他讲的课是学生追捧的名师之课;作为历史作家,他用慧眼考察史事,使一般读者均能获得巨大启发。
- 【目录】
-
第一编 中华民族文化形成时期
第一章 蒙昧时期18
神话:先民心目中的“历史”19
五帝:传说时代26
第二章 三代:历史的肇始36
夏代(前2070—前1600)37
殷商(前1600—前1046)40
西周(前1046—前771)54
第三章 春秋时代(前770—前481)66
霸政的兴起67
霸政的发展73
各国的变化79
第四章 战国时代(前481—前221)84
战国变法图强85
诡谲的国际斗争92
社会的激剧变动98
孔子:民间讲学的创始者102
诸子百家,百花齐放112
第二编 中华世界之创始与发展——秦汉三国与魏晋(前221—317)
第五章 “中华世界”的创始126
秦王政时期(前246—前221)127
秦始皇时代(前221—前210)133
对秦始皇的评论138
复古与维新的斗争(前209—前202)145
第六章 中华世界的确立与发展154
文景之治:大一统局势的奠定155
武帝的兴革160
中华世界的巩固166
王莽兴起的背景172
王莽时代:一个理想的破灭178
第七章 衰颓时期(25—220)188
光武帝的政策189
黯淡迷惘的士风193
外戚、宦官与名流201
长期分裂的前奏207
第八章 大分裂的序幕214
曹操的志事215
三国的人物222
三国鼎立230
西晋:统一的幻象235
第九章 中华文化概述242
农业情况243
工商业发达248
学术与科技253
第三编 新陈代谢时期——“五胡乱华”与南北朝(317—589)
第十章 大动乱局势(304—439)262
西晋边境的情势263
匈奴称雄时期(304—350)269
羌氐称雄时期275
北魏的统一281
第十一章 江南的开发与繁荣288
南渡后的政局289
东晋的北伐297
南朝的政局303
新天地中的旧文化317
第十二章 旧文化的再生326
孝文帝的华化327
中原的分裂336
新民族的旧文化345
第四编 中华文化之定型——隋唐与两宋(589—1279)
第十三章 辉煌的唐代356
大一统盛世的前奏357
唐初的政局366
由盛而衰的经过377
唐代之衰亡387
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399
第十四章 唐代的经济社会与文化408
唐代的经济社会409
唐代的文化417
第十五章 国势式微时期426
五代十国的概况427
宋代开国的政策436
变法图强445
南宋的苟安455
第十六章 两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464
宋代的经济社会465
宋代的文化472
第五编 中华文化之发展——元明清之长期统一(1279—1842)
第十七章 元明两代之大势486
蒙古人统治中国487
明太祖的开国政策496
明初政局506
明政之衰与张居正之改革515
明成祖的海外发展527
元明两代的文化535
明代之衰亡546
第十八章 大清帝国554
一统中华555
清初的统治563
由盛而衰之历程572
早期中外关系584
中西文化交流596
清代的文化610
第六编 中华世界的没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2—1911)
第十九章 西方势力的入侵624
鸦片走私问题625
鸦片战争633
不平等条约的订立643
大清帝国的解体653
第二十章 全国大动乱670
太平军的勃兴671
太平军的政治策略684
满汉政权的转移696
第二十一章 自强运动712
“师夷之长”的发端713
基督教再度传播726
自强运动的阻碍736
第一次中日战争747
第二十二章 救亡运动764
开民智运动与百日维新765
义和团事件784
辛亥革命793
国民革命之顿挫80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