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22 6.9折 32 全新

仅1件

陕西延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中原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13

東書房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中原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540111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讲述怎样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岗位》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讲述怎样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岗位》中在回答“张闻天是怎样当上总书记的”、“张闻天这一任总书记当得怎么样”、“张闻天是怎样离开总书记岗位的”这三大问题时,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毛洛关系这条线索,不仅客观地分析了历史状况,梳理了思想发展脉络。也把这种关系的发展写得有声有色、疾徐有致、层次分明。书中还客观记述了张闻天与博古的关系、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是非关系,以及一些党史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作者简介】
程中原,男,1938年5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52年至1955年,在无锡市当小学教员。1955年至1959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9年至1976年在涟水师范、淮安师范等校任教,先后任教导处副主任、函授进修部主任。1977年至1983年在淮阴师范专科学校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任党委委员、教务科长、学报主编。1983年评为副教授。为江苏省六届人大代表。1983年至1991年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工作,任《江海学刊》副主编、主编。1986年评为研究员。1990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起调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至2006年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题组首席专家。著有《张闻天传》、《邓小平在1975年》、《历史转折论》、《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等,参与编辑出版张闻天著作、胡乔木著作和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著作多种。
【目录】
引言
上篇历史选择了张闻天
一同毛泽东王稼样一起路上长征路
毛洛王组成中央队三人团
“博洛矛盾”加深
“毛洛合作”发展
张闻天发表动员长征的“战略社论”
二长征路上的争论
毛洛王征途上的交流
过了老山界以后
通道“转兵”
黎平决策
洛王橘林谈话
三遵义会议
袭占遵义
遵义会议的准备和召开
博古作报告
张闻天作反报告
毛泽东的发言和会议的进展
遵义会议的胜利
中篇挑起历史的重担
四扎西会议
2月5日:博洛交接
2月5日:决定中央苏区的战略方针和组织问题
2月7日:作出“回兵黔北”决策
2月8日:通过《遵义会议决议》
2月9日:决定中央红军“缩编”
2月9日:决定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和组织问题
2月10日:传达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对白区工作的领导。恢复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五张闻天支持确立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
毛泽东重返军事领导岗位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张闻天请毛泽东担任前敌总指挥
关于“打鼓新场战斗”的争论
张闻天赞成毛泽东参加新的军事“三人团”
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
走路与打仗的分歧
会理会议克服离心倾向
六从会合到分离
强渡大渡河前后
懋功会师
两河口会议
两河口会议之后
沙窝会议前后
毛儿盖会议前后
对张国焘的等待与争取
危急关头
脱离险区
俄界会议
七爿陕北落
到达哈达铺
张闻天写读报笔记
毛泽东赋长征诗
翻越六盘山。向陕北苏区挺进
进驻吴起镇
下寺湾决策
兵分两路
八拉开从内战翻抗战的序幕
提出新策略
“国际代表”到达瓦窑堡
张闻天毛泽东的配合合作
统一战线策略的新内容
改变对富农的策略
九主持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通过张闻天起草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瓦窑堡会议的传达贯彻
十打开新局面
东征山西
回师宣言与西征决策
接待美国记者斯诺
开展白区工作
联合东北军和西北军
十一实现三大主力会师
中央对张国焘的团结争取和朱德等同张国焘的斗争
张国焘另立“中央”
与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
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二、四方面军的北上与一方面军的策应
制止张国焘的再度动摇
三大主力大会师
十二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
国共两党直接联系的恢复
晋西会议调整对蒋策略
“五五通电”以后的曲折
应对“两广事变”
确定“逼蒋抗日”方针
提出“民主共和国”口号
十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的形势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张闻天主持讨论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决策的逐步形成
确定和平调停的策略方针
提出六项条件。确定“放蒋”方针
“放蒋”后的形势与中共中央的方针
内战危机迫在眉睫
总书记亲赴西安
“二二事件”以后
十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迎接全国抗战新阶段的到来
参与领导同国民党、蒋介石的谈判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
十五洛川会议前后
主持洛川会议前的政治会议
主持洛川会议
主持洛川会议后的统一战线座谈会
积极贯彻洛川会议的路线方针
十六主管宣传和干部教育
概况
创办延安马列学院
编著革命史教材和编译出版马列著作
论青年修养和党的建设
宣传鼓动提纲和文化工作政策
十七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
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开展对张国焘错误的斗争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

下篇完成历史使命以后
十八六届六中全会后党内职责的变动
主动移交总书记的工作
负责局部关注全局
十九整风前后
整风运动的发动
提出“还账”与“补课”
陕北、晋西北调查
出发归来
二十总结历史经验
研究党史,写《反省笔记》
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十一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