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孟子(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 论语·孟子(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孟子(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正版全新

10.36 5.2折 19.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 孔丘 著 [战国] 孟轲 著 吴兆基 陈伶注 译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807362173

出版时间200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9.8元

货号1870720

上书时间2024-02-24

享阅心理学书城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论语·孟子(经典珍藏版) 国学大书院
【书    号】 9787807362173
【出 版 社】 三秦出版社
【作    者】 [春秋] 孔丘 著  [战国] 孟轲 著  吴兆基  陈伶注 译
【出版日期】 2007-05-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19.80元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大约*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其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战国时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著。《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论的总汇,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

【内容简介】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然而另一方面,《论语》也显示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魅力,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来评价,《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孟子》一书对于儒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性是本善的,但从实际上看,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所以孟子强调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由于强调自我品德的修养,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将人性善的理论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目录】 
论 语
学而第*…………………………………………………………………… 2
为政第二…………………………………………………………………… 8
八佾第三…………………………………………………………………… 17
里仁第四…………………………………………………………………… 27
公冶长第五………………………………………………………………… 34
雍也第六…………………………………………………………………… 43
述而第七…………………………………………………………………… 52
泰伯第八…………………………………………………………………… 64
子罕第九…………………………………………………………………… 71
乡党第十…………………………………………………………………… 81
先进第十一………………………………………………………………… 89
颜渊第十二………………………………………………………………… 98
子路第十三…………………………………………………………………110
宪问第十四…………………………………………………………………121
卫灵公第十五………………………………………………………………138
季氏第十六…………………………………………………………………150
阳货第十七…………………………………………………………………157
微子第十八…………………………………………………………………169
子张第十九…………………………………………………………………175
尧曰第二十…………………………………………………………………185
孟 子
梁惠王上……………………………………………………………………189
梁惠王下……………………………………………………………………201
公孙丑上…………………………………………………………………… 216
公孙丑下…………………………………………………………………… 227
滕文公上…………………………………………………………………… 239
滕文公下…………………………………………………………………… 250
离 娄 上…………………………………………………………………… 261
离 娄 下…………………………………………………………………… 273
万 章 上…………………………………………………………………… 285
万 章 下…………………………………………………………………… 296
告 子 上…………………………………………………………………… 307
告 子 下…………………………………………………………………… 319
尽 心 上…………………………………………………………………… 331
尽 心 下…………………………………………………………………… 345
附:大学·中庸
大 学…………………………………………………………………… 358
中 庸…………………………………………………………………… 372

【文摘】 
学 而 第 一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1〕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君子乎?”
  【注释】
  〔1〕说(yuH):同悦。〔2〕愠(yYn):怒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赶来,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却不抱怨,不就是个君子吗?”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矣〔3〕;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孝弟:孝,子女孝顺父母的道德准则;弟,音tL,通悌,弟弟尊重兄长的道德准则。〔3〕鲜(xiCn):少的意思。〔4〕与(yW):古汉语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吧”。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叛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 道也就产生了。孝和悌,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2〕乎?”
  【注释】
  〔1〕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2〕习:温习,复习。
  【译文】
  曾子说:“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不够尽心吗? 与朋友交往不够诚实吗? 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温习吗?”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
  【注释】
  〔1〕道:治理的意思。〔2〕千乘之国:乘(shH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是指有千辆兵车的大国。〔3〕时:农时。
  【译文】
  孔子说:“领导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周围的人,调用民役要安排好一定农时的时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1〕仁:仁人。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对众人有广泛的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曰〔1〕:“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2〕贤贤:第*个“贤”字是动词,敬重、尊崇的意思。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能的人。易:轻视。色:相貌、容貌。〔3〕致:献身。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者,注重品德而不轻视相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性命;交结朋友,说话守信。这样的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是学过的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 如果不庄重, 就没有威严, 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能在行动中得到巩固。对朋友主要讲忠诚和信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难去改正。”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慎,谨慎。终,指父母寿终。〔2〕追远:追,追念。远,指祖先。
  【译文】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自然就趋于淳厚。”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4〕?”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5〕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2〕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3〕夫子:古时对学者或老师的称呼。这里指孔子。〔4〕与之与:前一“与”字,音yX,作动词用,是“告与”之意;后一与(yW)字,同欤,古汉语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吧”。〔5〕诸:语中助词,无义。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要了解那个国家的政事,是去要求了解的呢? 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凭着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来得到的。夫子获闻各国政事,与别人获闻各国政事不同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时,要观察儿女们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考察儿女们的行为;如果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为原则,就可以说是孝顺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2〕。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3〕,亦不可行也。”
  【注释】
  〔1〕和:和谐。〔2〕小大:小事和大事。由:遵循。〔3〕节:节制,制约。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可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来遵循。假如有行不通的地方,知道要和协,就去求协和,而不以礼去加以制约,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1〕,言可复〔2〕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3〕也。”
  【注释】
  〔1〕信近于义:信,诚实。近,接近。〔2〕言可复:言,诺言。复,告,回答。言可复,诺言可以回答,意思是诺言可以实现。〔3〕宗:尊崇、崇敬。
  【译文】
  有子说:“信任接近道义,诺言是可以实现的。恭敬接近于礼节,能够避免耻辱。亲近的人中不曾漏掉自己的亲族,那也是可尊崇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接近。正:纠正,改正。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吃饭不求全足,居住不要追求安逸,做事要勤敏,说话要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