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老旧(泛黄),少量画线或笔记】标题显示多册均为一本,无赠品附件,书籍册号以图片为准,如图发货(1Y1QM1)
¥ 12 1.8折 ¥ 65 八品
仅1件
作者[美]杜安·舒尔茨、[美]西德尼·艾伦·舒尔茨 著;张登浩、李森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71091019107373057
上书时间2024-12-23
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19世纪弗洛伊德所创立的对神经症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开端的大理论,发展到21世纪对更加具体的人格维度的探索。同时,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也从对情绪障碍患者的个案研究,转向了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对更加广泛人群的研究。
本书主要特色
从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毕生发展、基因、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和社会学习角度展示了代表性人物的理论,以及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
每一个理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介绍,分别聚焦一个人格理论家的生平、理论、评价和反思。
在"研究集锦"栏目中对许多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列出了重要的观点,有利于读者对众多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化和比较分析。
增加了大量关于子女教养、性别、民族与文化影响人格发展、考试成绩以及更为广泛的人性概念的材料。
探讨了人格的一些具体层面,包括控制源、感觉寻求(比较受关注的感觉寻求形式包括刺青、穿孔以及网络成瘾等)、习得性无助、乐观/悲观主义、积极心理学、幸福感以及成功等。
本书介绍了每种理论的假设、定义、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并揭示出这些心理学家的个人生活与专业研究怎样影响他们各自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探讨了在人格研究与人格评估中种族、性别与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大量案例、图表与数据,强化了读者对问题的认识。
本书适合心理学专业师生、相关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可以让读者轻松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
杜安·舒尔茨
(Duane P. Schultz)
曾为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本科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毕业于雪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大学华盛顿校区。著有三本大学教材,即《人格心理学》《现代心理学史》《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均已更新至10版或以上的高版次,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他与妻子西德尼·艾伦·舒尔茨合著的教材都深受读者喜爱。
西德尼·艾伦·舒尔茨
(Sydney Ellen Schultz)
作家、编辑、研究人员,已经为出版商、政府机构、学校和专业协会开发了许多数字出版物和教材。她和她的丈夫杜安·舒尔茨均为优秀的教材作者。
译者简介
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导师王登峰教授)。研究兴趣为人格与心理健康、积极人格特质、人格评价准确性以及社会排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联项目等。已发表SSCI和CSSCI论文近30篇、学术专著1部、译著3部。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人格:评价、研究与理论 1
人格研究 2
人皆有之 2
描述你的人格 2
人格是如何建立的 2
人格在心理学史中的地位 3
对意识的研究 3
对行为的研究 3
对潜意识的研究 3
对人格的科学研究 4
人格的定义 4
他人眼中的我们 4
稳定性与可预测性 5
独特性 5
人格、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5
人格的种族与性别问题 6
跨文化心理学 7
人格评估 7
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8
人格的自我报告测验 8
线上施测 9
投射技术 9
临床访谈 11
行为评估 11
思想和经验取样 12
评估中的性别和种族问题 12
人格研究 16
临床法 16
实验法 16
虚拟研究法 17
相关法 18
人格理论 19
正式理论和个人理论 19
人格理论中的人 20
人性问题 21
本章小结 23
第一部分 精神分析取向
第2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26
弗洛伊德的生平(1856—1939) 26
早年 26
可卡因阶段 27
神经症的性基础 27
儿童期性虐待:事实还是幻想 27
弗洛伊德的性生活 28
成功的巅峰 29
本能:人格的驱动力 30
本能的类型 30
人格的层次 31
人格结构 31
本我 31
自我 32
超我 32
焦虑:对自我的威胁 33
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33
焦虑防御 34
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35
口唇期 36
肛门期 37
生殖器期 37
潜伏期 39
生殖期 39
人性问题 39
弗洛伊德的人格评价理论 40
自由联想 40
梦的分析 40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研究 41
弗洛伊德概念的科学效度 42
弗洛伊德理论的扩展 50
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 50
客体关系理论:海因茨·科胡特和梅兰妮·克莱因 51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反思 52
本章小结 53
第二部分 新精神分析取向
第3章 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 56
荣格的生平(1875—1961) 56
不幸的童年 56
梦与幻象 57
学医之路 57
与弗洛伊德一起的那些年 57
神经症时期 58
心理能量:对立、守恒和熵 59
人格体系 59
自我 60
态度:外向与内向 60
心理功能 60
心理类型 60
个体潜意识 61
情结 61
集体潜意识 61
原型 62
人格发展 63
童年到成年早期 63
中年期 64
个性化 64
人性问题 65
荣格的人格评价理论 65
词语联想测验 66
症状分析 66
梦的分析 66
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 66
对荣格理论的研究 67
心理类型 67
梦 69
个性化 69
女性的中年危机 69
对荣格理论的反思 70
本章小结 71
第4章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72
阿德勒的生平(1870—1937) 72
童年与青春期 72
成年期 73
自卑感:人类奋斗的源泉 74
自卑情结 74
优越情结 75
追求卓越或完美 75
虚构目的论 75
生活风格 76
自我的创造力 76
支配型、索取型、回避型以及社会利用型 76
社会兴趣 77
出生顺序 77
长子女 77
次子女 78
幺子女 79
独生子女 79
人性问题 79
阿德勒的人格评价理论 79
早期回忆 80
梦的分析 80
社会兴趣的测量 81
对阿德勒理论的研究 81
对阿德勒理论的反思 85
本章小结 87
第5章 卡伦·霍妮:神经症需要和倾向 88
霍妮的生平(1885—1952) 89
对爱的寻觅 89
婚姻与职业 89
精神分析与补偿 90
童年期的安全需要 90
基本焦虑:神经症的基础 91
神经症需要与倾向 92
顺从型人格 92
攻击型人格 93
分离型人格 93
理想的自我意象 94
女性心理学:母亲的足迹还是职业路径 95
子宫妒羡 95
女性成年期的飞跃 95
俄狄浦斯情结 95
做母亲还是要事业 96
女性心理学的文化差异 96
人性问题 96
霍妮的人格评价理论 97
对霍妮理论的研究 97
神经症倾向 98
女性心理学 98
应该的专横 98
神经症竞争 98
对霍妮理论的反思 99
本章小结 100
第三部分 毕生取向
第6章 埃里克·埃里克森:认同理论 102
埃里克森的生平(1902—1994) 102
个人同一性危机 102
儿童发展研究 103
同一性混乱 104
人格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104
信任对不信任 105
自主对怀疑和羞怯 105
主动对内疚 106
勤奋对自卑 106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同一性危机 106
亲密对孤独 107
繁殖对停滞 107
自我完善对失望 107
基本弱势 108
人性问题 108
埃里克森的人格评价理论 109
心理历史学分析 109
心理测验 109
对埃里克森理论的研究 110
游戏建构 110
信任和安全感 110
心理社会性阶段 111
青少年发展 111
虚拟同一性 113
性别和自我同一性 114
同一性危机 114
繁殖感 114
成熟 115
种族同一性 117
性别偏好认同 118
对埃里克森理论的反思 119
本章小结 119
第四部分 遗传取向
第7章 戈登·奥尔波特:动机与人格 123
奥尔波特的生平(1897—1967) 124
孤立与认同 124
大学时代 124
奥尔波特与弗洛伊德的会面 124
特质研究 125
人格的本质 125
遗传与环境 125
两种不同的人格 125
人格特质 126
个体倾向 126
动机:机能自主 126
持续性机能自主 127
统我性机能自主 127
童年人格发展:独特自我 128
发展阶段 128
亲子互动 128
健康的成人人格 129
人性问题 129
奥尔波特的人格评价理论 130
个人记述研究 130
价值观研究 130
对奥尔波特理论的研究 131
表现性行为 131
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 132
面部表情的计算机识别 133
对奥尔波特理论的反思 133
本章小结 134
第8章 雷蒙德·卡特尔、汉斯·艾森克以及其他特质理论家 135
卡特尔的生平(1905—1998) 136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取向 137
共同特质和独特特质 137
能力、气质和动力特质 1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