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供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少量画线或笔记】标题显示多册均为一本,无赠品附件,书籍册号以图片为准,如图发货(Y3QJMM)
¥
22.95
7.7折
¥
3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胡玲 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63040510987440129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A-510118001-037-1-7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玲 编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2398843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 【内容简介】
-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经络腧穴理论既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和附录,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上篇为经络腧穴总论,概述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理论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腧穴定位和主治。下篇讲述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和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进展。附录中列有《帛书·十一脉灸经》原文,经络、腧穴歌赋选,人体重要部位及脏器经络分布表,手足部反射区定位及主治。本教材编写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体现精编教材“精、新、实”的特点,既突出系统性,又强调实用性,力求严谨,注重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1.为突出教材的权威性和先进性,穴位归经、定位,以最新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2006年版)为依据,对新、老国标定位差异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说明。2.为突出重点,对常用穴和一般穴介绍详略有别,并首次将穴位分为重点穴(以★★标识)、常用穴(以★标识)、一般穴3类介绍。重点穴的确定参考《2009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所列穴名,常用穴参考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所列穴名。3.为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易教”、“易学”特点,每章前列有“导学”,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便于对穴位的理解与熟记,凡重点穴和常用穴均增加了穴名释义。4.根据最新国家标准,重新绘制或修订了部分经络腧穴图,如常用骨度分寸图、取穴体位图等。全书努力做到语言简炼,图文并茂。5.附录中特别增加了手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和主治,以进一步适应针灸推拿医疗市场的需要。本教材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使用,也是广大从事针灸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
- 【目录】
-
绪论
一、针灸的起源
二、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针灸理论体系的发展
上篇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节经络概念的产生和经络理论的形成
一、经络概念的产生
二、经络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和概况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三节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概况
一、根结与标本
二、气街与四海
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下合穴
八、八会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腧穴定位方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简便取穴法
中篇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十二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一、手太阴经络
二、手太阴腧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第二节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手阳明经络
二、手阳明腧穴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髁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第三节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足阳明经络
二、足阳明腧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骼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第四节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
第四章奇经八脉
第五章常用经外奇穴
下篇根结、标本、气街、四海与现代研究进展
第六章根结、标本、气街、四海
第七章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