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如图发货】

9.9 1.8折 54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泽洪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05881217209438209

上书时间2024-06-26

极地图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A-510118001-027-1-3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泽洪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00050
  • 定价 5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0页
  • 字数 400千字
【内容简介】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是宗教学、民俗学研究的创新之作。作者通过道情发展的纵向历时性研究,理清了一千多年来道情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历史,通过道情传播形成地方特色唱道情的横向共时性研究,深入考察道情在全国各地的流播及地方化过程。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学术取向,大传统与小传统相结合的文化分析模式,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凸显出作者研究的显著特色。《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对道情的内涵及其文化价值作出新的解读,认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唱道情,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道教唱道情的说唱旨在劝化世人,道教经典中繁复的伦理说教,在道情中转化为浅显的人生警语。唱道情是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通俗说唱,是民间社会流行颇广的亦道亦俗的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
张泽洪,四川三台人,1955年9月生。现为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哲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度遴选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学术著作有《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等17种,专著及撰稿著述共计27875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22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99篇,权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10篇。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
【目录】
导论
一、道情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中的意义
二、道情研究状况的简略回顾

第一章道情的起源及其传播
第一节道情的起源及其时代背景
一、唐代的道曲、道调
二、宋代说唱艺术的繁荣
三、唐末五代佛道二教的"道情"诗词
第二节法曲道情与法曲的关系
一、宋代文士曹勋的法曲道情
二、法曲的道家色彩
第三节宋元明清道情的发展
一、《武林旧事》记载的唱道情
二、宋元时期道情的流行
三、明清时期道情演唱的民俗化
第四节近代以来道情的传播及其演变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唱道情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唱道情的时代特色

第二章宋代鼓子词与道情
第一节宋代的鼓子词
一、鼓子词的演奏特点
二、现存鼓子词及其词调
第二节宋代鼓子词中所见的道家情怀
一、宋代鼓子词的道家意趣
二、张抡《道情鼓子词》的仙道色彩
第三节赵令畴《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一、赵令畴及其《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
二、关于鼓子词中张生的考辨
三、《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的影响

第三章元明清时期散曲中的道情
第一节元代散曲中的道情
一、元代散曲中的道家色彩
二、元代文士散曲中的道情
三、邓学可《自然集》的咏道情
四、全真宗师的唱道情
第二节明代散曲中的道情
一、王九思、康海散曲中的道情
二、杨慎散曲中的道情
三、周宪王与道士的散曲道情
四、明无名氏散曲中的道情
第三节清代散曲道情的余绪
一、清代文士的散曲道情
二、清代道士的散曲道情

第四章元明清文艺作品中所见的唱道情
第一节元代杂剧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吕洞宾、列御寇的唱道情
二、杂剧《竹叶舟》的本事
第二节明代小说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唱道情道士的风魔道人形象
二、韩湘子道情的本事及其影响
第三节明清小说弹词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续金瓶梅》中的《庄子叹骷髅》道情
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中的唱道情
三、《珍珠塔》道情反映的社会风气

第五章明清时期道士与文士的道情创作
第一节明代道士张三丰的道情
一、张三丰道情的内丹修炼主旨
二、张三丰《无根树道情》的思想意义
第二节清代文士的道情创作
一、郑板桥道情的隐逸思想
二、徐大椿《洄溪道情》反映的清代社会
三、王夫之、归庄、金农的道情
第三节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的唱论
一、朱权的生平及其著述
二、朱权对道情艺术特色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道情乐器的特色与象征意义
第一节渔鼓简板的制作及其形制
一、宋代的"通同部"与拍板
二、渔鼓形制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中国民间关于渔鼓简板的传说
一、渔鼓简板的形制
二、有关渔鼓道情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唱道情的演唱方式及道家色彩
一、道情的演唱类型与引子
二、史籍道经中所见道士的渔鼓简板
三、唱道情中的八仙形象

第七章中国北方的皮影戏曲道情
第一节中国道情的地域分布
一、道情的地域分布及其名称
二、北方道情的民俗色彩
第二节道情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一、陇东皮影道情及道情艺人
二、陕西的道情皮影戏
三、皮影制作技术与皮影戏班的组成
第三节山西道情的传播
一、山西的戏曲道情
二、晋北道情的特点
第四节河南坠子与道情的关系
一、河南坠子产生的时代
二、河南坠子的演唱风格
三、马街书会的唱道情

第八章中国南方的诗赞体道情
第一节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的道情
一、湖北渔鼓道情的演唱
二、湖南道情的演唱
三、江西、广西道情的传播
第二节江苏、浙江、福建的唱道情
一、江苏道情的传播
二、浙江道情的演唱
第三节四川云南、贵州的竹琴
一、四川竹琴的演唱特点
二、四川竹琴泰斗贾树三
三、四川竹琴艺人黄云程
四、云南竹琴与贵州竹琴
结语
附录:张三丰道情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