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兆光自选集
  • 葛兆光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葛兆光自选集

54.9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兆光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802204696133341186

上书时间2024-06-16

极地图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A-510118001-028-1-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兆光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24880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4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字数 242千字
【内容简介】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
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
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作者简介】
葛兆光,一九五零年生,原籍福建,生于上海。一九七八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八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曾任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宗教,中国文学与古典文献。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目录】
自序
文献、理论及研究者
——关于中国宗教史研究
文献、思想与阐释
——关于中国禅思想史的研究
道教与中国民间伦理
——以道教戒律与善书为中心的考察
佛教伦理与中国民间生活
——关于一个韦伯式问题的讨论
天崩地裂
——中国古代宇宙秩序的建立与坍塌
荷泽宗考
西潮却自东瀛来
——日本东本愿寺与中国近代佛学的因缘
十年海潮音
——20年代中国佛教新运动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
日本的中国道教研究印象记
附录
杨文会的忧思——为重印本《佛教初学课本》所作前言
是非与真伪之间——20年代关于《大乘起信论》争辫的随想
运化细推知有味——关于30年代佛教研究史的随想
主要著述一览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